-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摘 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臭氧(O3)具有强氧化、杀菌消毒、漂白等作用,且与其它氧化、杀菌产 品相比具有应用后无二次污染及残留物的优点。自 1857 年西门子研制成功首台 臭氧发生器以来,臭氧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臭氧应用前景很是诱 人,但臭氧产率很低是一直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其热化学理论计算的理论 值1266g / (Kw ??h) ,但实际中却远远达不到此数值,此因臭氧形成中仅有 10%左 右的能量用于形成臭氧,而其余能量都转化成了热量,为此,为提高臭氧产生 效率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而 Hyun-Jig SONG 等采用混合放电
(三个电极、两个放电空间)的臭氧发生器进行研究得出最大臭氧产率为
783g
/??Kw??h??,为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最高值。但 SONG 仅对臭氧产率值进
行了相关的报道,没有对混合放电型臭氧发生器本身做出研究,因此有必要对 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文以 Song 的实验为基础,从传热和放电两个方向对该 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结果如下:
(1 采用 Fluent 进行传热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体进入三根管的两放电空 间后温度均是沿径向逐渐上升,至出口处三根管的出口平均温度依次为 304.8K、 309.9 及 313.2K;且两放电空间的平均温度差较大,外放电空间平均温度较内放
电空间的温度低 6.4K;介质及电极的内部径向温差较小;混合放电中仅有 36.14% 电能以热能的形式散发,而其余的 63.86%电能则全部用于转换为生成臭氧的反 应热;不同流量下总体平均温度与臭氧实验产率对比可知放电间隙温度的降低 是提高臭氧产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一定流量和放电体积下,改变内电极在放电 室中的位置可以均衡气体在两放电室的速度,从而缩短气体在放电空间的停留 时间,降低臭氧分解率,有利于臭氧产率的提高。
(2)利用 ANSYS 软件对该实验的混合放电进行电场模拟结果表明:三种 类型混合放电的电场强度在无孔区域分布比较均匀,而在有孔存在区域附近电 场出现剧烈波动,这主要是尖端放电导致的;利用 BOLSIG+软件求解三种类型 混合放电情况下的电子能量分布,分析结果表明 IESDO 型混合放电臭氧发生器 最有利于臭氧的产生,与 SONG 实验结果一致;单独模拟混合放电的两两电极 结果表明混合放电时不存在电场的叠加现象。 关键词:臭氧产生;混合放电;传热;温度;放电;电场;数值模拟。
I
Abst
Abstract
Abstract
Ozone is widely used in sterilization and bleaching due to its strong oxid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sterilization product, it wouldn’t cause secondary pollution. Since Siemens developed the first ozonizer in 1857, ozone was a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zone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however, low efficiency of ozone production is a serious problem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reality, ozone yield couldn’t reach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1266g / (Kw ??h) . Only 10% of total energy is used to generate ozone, while the rest energy is dissipated in the form of heat. Thus, lots of researches regarding improving the ozone production are investigated. Hyun-Jig SONG proposed the highest ozone productivity
of 783g / ?Kw??h?
in the research with a mixed discharged ozonizer (three electrode
and two discharge space). However, although the productivity of ozone is reported, SONG didn’t make 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混合动力汽车用镍氢电池存储及性能衰减研究-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汽车的控制策略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先进控制算法的分析-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汽车电力驱动系统研究-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的仿真与分析-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特种飞行器的气动研究-流体力学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控制研究-电机与电器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存储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车辆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驱动控制系统研究-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覆盖洞修补的移动传感器分派-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数据存储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的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时间序列模型的谱分析-概率统计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有源滤波器在低压电网中的应用与研究-电气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分析-电子电力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方法研究-电子电力与电力传动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智能控制算法的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有限元的保辛及保多辛结构性质-应用数学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机型空压机自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混合有限元方法的非标准格式分析-计算数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