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儿科课件-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剖析.pptVIP

中西医儿科课件-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治疗 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1.以卫气营血为纲。早期卫气证,治以辛凉透达;入里化热,气营两燔,治以苦寒清透;后期气阴两伤,治以甘寒柔润。 2.以清热解毒为主,而温热之邪灼伤血络,瘀血内阻,宜配合凉血、活血化瘀之品。 3.温毒之邪多从火化,最易伤阴,注意滋养胃津,顾护心阴,忌大苦大寒,辛温发散。 七、治疗 中医治疗: (一)内治法 1.卫气同病 证候特点:卫分证+气分证。 治法: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药:银翘散加减。 *2.气营两燔 证候特点:气分热盛+营阴受损。 治法:清气凉营,解毒化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七、治疗 3.阴虚热恋 证候特点:热邪流连+胃津亏虚。 治法:清涤余热,养阴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4.气阴两伤 证候特点:脾气虚+心阴虚。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味。 七、治疗 (二)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清开灵注射液。 (2)川芎嗪注射液。 (3)丹参注射液。 (4)参麦注射液。 七、治疗 (二)其他疗法 2.针灸:耳尖、十宣放血;针刺大椎、曲池、合谷、少商。 3.推拿:清天河水、推六腑和三关、开天门、运太阳、清肺经、拿风池和肩井。 4.刮痧:刮背脊两侧、颈部、肩肘、肘窝、腘窝等。 5.外洗:青蒿、香薷煎水沐浴。 以上迁改数量均为施工图评审确定的数量,项目具体内容详见相关设计图纸。乙方需按批准施工图完成各杆线线路及设施安装、征地及青苗补偿、验收资料等工作。 D1:发热,神昏抽搐1次,伴鼻塞流涕,面赤唇红,舌红,苔白,指纹浮紫于风关内。 D3:仍高热不退,唇干裂,体查: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咽充血++,舌红赤,苔薄黄,指纹红紫于风关内。 D4:高热,躯干见红色斑疹,不痒,手足心潮红。 D6:热势不降,皮疹不退,舌红绛,起芒刺,状如草莓,少苔,指纹青紫滞于气关内。 D10:热退,神疲,指趾端脱皮,舌淡暗,苔薄白,指纹淡紫滞于风关。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儿科教研室 廖若莎 教学目的与要求 重点: 1.本病临床特征。 2.中医辨证论治。 难点: 1.冠状动脉损害超声心动图的表现。 2.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的使用方法。 一、概述 定义: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临床特点是不明原因发热、手足硬肿和脱皮,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部淋巴结肿大。 发病情况 年龄:3岁占80% ,1-2岁最多 性别:男:女 1.2-1.8:1 季节:4?5月,11-1月较多 中国:1983年报告为139例 日本:1990年报告有10万人 1995年报告为3991例(福冈) 每年以5倍以上的速度增长 中医古代认识: 中医属于“温病”、“疫疹”、“温毒”、“阳毒发斑”范畴。 病因病机: 《温病条辨》:“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患斑毒病候》:“斑毒之病,是热气入胃,……状如蚊蚤所啮,赤斑起,周匝遍体。此病或是伤寒、或时气、或温病,皆由热不时歇,故热入胃,变成毒,乃发斑者。” 中医古代认识: 《疫病篇》:“疹出于胃。古人言热未入胃下之,热乘虚入胃,故发斑。热已入胃,不即下之,热不得泄,亦发斑。” 症状: 《临证医案指南》卷五:“喉痛,丹疹,舌如珠,神躁暮昏……” 辨证论治: 《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二、中医病因病机 肺经郁热 持续发热 温热 燔灼脉络 遍发红疹 火毒上攻 两目红赤,咽喉肿痛 蕴于肌肤 温毒遏郁 手足肿胀,关节疼痛 侵犯营血 痰热阻络 淋巴结肿大 热盛伤津 杨梅舌、唇红皲裂 邪毒 阴伤气耗 肢端脱皮 气血衰竭 变生他证 本病病因是温热邪毒,病位在肺胃,侵犯营血,累及心。 三、病因病理 病因:感染(EB病毒,RNA病毒,链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