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略决定命运 系统创造动力
刘海峰刘海峰:著名管理专家,清华大学能源规划与管理训练中心、清华科技园教育培训中心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室主任研究员,BIR品牌管理系统创始人,亚洲品牌委员会专家委员。
长期致力于企业战略管理、商业模式的设计及品牌战略规划。现担任政府部门及多家企业、媒体的顾问,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对企业管理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先后在全国20余个城市开展“品牌中国行”专场演讲。
主要著作:《管理新经》2004年出版,指出了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多维价值空间里进行再造,揭示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奥秘,系统地阐释了创新管理的10大核心理念。
《品牌创新-开创盈利新模式》东方名家20集系列讲座DVD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针对的问题】;【课程目标】;;战略决定命运,系统创造动力;前沿:新经济时代的商业巨变; 竞争环境的变化 ;时代的变迁;企业的进化论;企业的进化论;进化的征兆;目录;1品牌价值投资;1、品牌驱动经营战略;什么是愿景?;愿景的价值;愿景形成的4个阶段;清晰;品牌景象图;品牌景象图;理念升级:愿景是如何产生的;BIR品牌定位的定义;BIR品牌定位的三重定律;BIR品牌定位的三重定律;多维品牌定位模型;品牌识别;品牌战略延伸模型;品牌引领方向? ---品牌驱动经营战略;启示;2、筑坝,还是蓄水;筑坝,还是蓄水? ;探索新的地带 ;优势与利润的有效博弈;3、重塑核心竞争力观念;什么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重塑核心竞争力的观念;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模型;[理念];没有新观念,就没有新突破;战略是一种革命;;来自管理的挑战是永恒的,非常困难的;4、BIR品牌管理模式;品牌的放大镜效应;品牌就像一个资源价值整合的平台;什么是BIR;品牌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的经营应集中于创建强势品牌。
BIR品牌战略是企业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以及消费者的不断变化,为求得长期持久品牌竞争优势,通过品牌整合企业经营资源,创新市场竞争优势,从而改变市场竞争格局,赢得消费者对品牌的持久忠诚,使品牌能不断地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积极谋求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理念升级:市场营销与品牌战略的关系;品牌的印象价值;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企业经营的是品牌;品牌观念的转变;5、重塑品牌观念;产品;禅;21世纪的经营革命;企业创建品牌的误区重重;创建强势品牌的八大困境;七、 品牌价值认知的转变;BRAND STRATEGY CONSULTANCY ;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到底是什么;品牌到底是什么;2破解利润之谜;1、利润究竟来自哪里;市场份额已经过时;市场份额已经过时;市场份额到顾客份额;所有的客户都会有利可图;顾客份额;过剩时代企业创新利润的迷惑;共同的思考;利润存在于何处?;利润存在于何处?;破解客户系统经济学之谜;;;创新者的观念转变;设计模式而非是仅仅设计产品;2、销售转向帮助;销售转向帮助;产品的三重境界;三级销售;杰克·韦尔奇对未来的商业世界的认识;杰克·韦尔奇对未来的商业世界的认识;;我们面临的新的管理革命时,任何组织都必须做好准备,抛弃以前所做的每一件事。知识正变成唯一的有用资源。
传统的产品因素没有消失,但它们已经成为次要的了。
——彼得·德鲁克;开创顾客价值空间;3、构建商业模式;没有利润 就没有企业;什么是商业模式;什么是商业模式;重塑商业模式的观念;商业模式构建的基本框架;科学的管理方法,就是从假设开始;商业模式反映了围绕着管理的系统思想;以利润为中心的企业设计;建立以客户中心的商业模式;品牌管理的三种模式;3经营顾客资产;1、从价值链到价值网;传统价值链框架;传统产业链模型;传统的价值创造模式;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歧异性的资源,价值链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
传统的价值链认为企业的标新立异归根结底是从通过企业对卖方价值链施加影响而为买方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当企业为其买方创造竞争优势——降低买方成本或增加买方的效益的时候,价值就被创造出来。
然而,为买方创造的价值如果要得到溢价的回报,它必须为买方所觉察,这意味着企业必须通过如广告和销售队伍这样的形式将产品的价值传达给买方。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并非如此。;价值链的局限性;从价值链到价值网
新经济时代的公司不仅需要卓越的产品线,更需要整合一个商业系统。在这个商业系统中,价值不再是简单的从原料到制造再到消费者的传递,不再是某一个业务单元创造了价值,获得差额,然后抛给下一个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