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把握诗歌情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如何迅速把握诗歌情感 学习目标:1.体味古代诗词的思想情感。 2.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重点:掌握并利用所学方法准确把握诗词情感。 难点:准确并全面把握诗歌的复杂情感。 课型:专题复习课 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 教具:多媒体、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诗歌是我国文学殿堂中的一枝奇葩,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文化积淀, 诗歌鉴赏也就成了中考中的重头戏。 二、探寻把握诗词情感的方法。 师:理解古诗词情感是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常考点,也是应试中的难点。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这给理解古诗词情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其实,只要掌握了方法,找到解读情感的切入点,如同有了开启情感迷宫的钥匙,就能够登堂入室,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了破译古诗情感 密码,就能领略古诗词艺术殿堂的华美。 (一)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一 读题目把握作者情感的流向。 师:题目,是流露作者情感的一双眼睛。诗题对诗歌的内容有或明或暗的提示作用,从题目中我们可以把握出诗歌的内容走向、题材类别、表现手法以及情感基调。比如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这些字眼直接点明了诗歌的题材、思想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体察作者的思想情感。 (带领学生一起细读诗题,抓诗题中的关键字) 师:例《春夜喜雨》 师:《潼关怀古》 师:《天净沙 秋思》《渔家傲 秋思》《夜雨寄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师:大家能否从学过的赠别诗歌中筛选出这样的诗歌题目,用这种方法找题眼这种方法,触摸一下诗人的情感脉搏。 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寄”,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对友人的挂念关心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赠”,可以感知此诗抒发作者忆友怀旧、劝勉祝愿之情。 ……… 师:从“送”“寄” “赠”“忆” 等词中可以初步感知这些诗中,主要抒发依依不舍、别恨离愁、惆怅伤感、劝勉祝愿等 感情。但我们须注意注意区分词牌、 曲牌与题目,情感与曲牌词牌无关。(如《山坡羊?潼关怀古》) 师:诗歌的题目往往能流露作者的情感,如果细读了这些诗歌的题目,把握住了这些不同类型诗的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感情的流向。但要进一步把握诗人感情。还需要掌握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知作者。 (二)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二 知作者洞察作者情感的窗口 1.探讨形象与情感的关系。 师:“文如其人”,鉴赏诗歌,讲究知人论世。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遭遇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刻下深深的烙印。提醒大家注意:“知人论世”的前提是要了解三种诗人:1、教材中学过的诗人。2、熟悉的诗人。3、注释中提供了介绍或背景的诗人。十几年的古诗词熏陶与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熟悉的诗人形象,及他常在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并举一个实例。 例:李白在我心中是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他常抒发怀才不遇的失意,更多是“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乐观自信。如《行路难》。 杜甫在我心中是一个心系天下苍生、忧国忧民的形象,他诗歌的主题思想就是忧国忧民。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陶渊明是一个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士形象,他们诗中常流露热爱自然 闲适自在的情趣。如《归园田居》《饮酒》 陆游、辛弃疾是爱国诗人,他们诗歌中多抒写矢志报国、建功立业、慷慨愤世的情感。如《十一日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师:在中考时,诗人形象与情感也是考查热点,试看考题回放 2.好题演练(看幻灯片,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1.填空。《观沧海》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景 ,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 《观沧海》以“观”字统领全篇,先写实景,然后写虚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问题2.在《观沧海》的山水景物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表现了一位胸怀宽广、踌躇满志、建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 师:从这两题中可以看出诗人情感与形象是协调一致,不然心里想的与外在形象不一,那就得了精神分裂症了。请看一道将二者一起考查的,再感知一下。 师:通过刚才的习题操练,我们深感“文如其人”,的正是因为曹操是一个踌躇满志、抱负远大的政治家,他才会横槊赋诗,展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博大胸怀,彰显一统天下的决心。正是因为苏轼乐观旷达,他才会在密州出猎时高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爱国强音。我们掌握了情感密码二“知作者”,知人论世,洞察作者情感,才会如洞中观火,了然于胸。在细读了诗题,了解了作者后,我们必须逐句阅读文本,“披文入情”去体味诗歌的情感。下面我们一起寻觅破译古诗情感密码之三觅情语 (三)破译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