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通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论文.docxVIP

黄河下游通航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研究-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独立完成与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 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侵 权行为。文中除已经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 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保证人(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华北水 利水电学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公开和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检索,并采用 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复制、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 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原件或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涉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 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签字日期: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1 1 绪论 1.1 概述 水运,不仅是传承历史和弘扬文化的要求,也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需要。水运与其他 运输方式相比具有综合利用效率高、运输能力(即航道的通过能力)高、成本低、对环 境的污染少(噪声、振动、尘垢和散发有害物等)等优点[i],这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历 史中发挥过巨大作用,而且在现代文明的今天也受到普遍重视。黄河下游腹地已初步形 成以铁路为骨架,公路为支撑,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运输体系,虽然 各种运输方式齐全,但铁路和公路运输的占有绝对优势,水运发展相对滞后。 历史上黄河下游通航的情形,就有很多记载[ii][iii];《水经注》引《论衡》:“武王伐 纣至盟津(今河南孟津),‘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隋炀帝大业四年(608 年)开 永济渠,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河北地方);大业六年(610 年)又加工开凿了江 南运河、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连通了长江、淮河、黄河和钱塘江四大水系;唐朝 时,由漕渠从长安至华阴入渭河,由渭河入黄河,再由黄河南岸的河阴(今河南荥阳境 内)入汴河南下;北宋运河以东京(今河南开封市)为中心。开封漕运的主干渠汴河, “首受大河”,引黄入淮,成了当时的“大众之命”;至清咸丰五年(1855 年)铜瓦厢决 口淤废运河衰落,到本世纪初陇海铁路通车而再衰。但直到建国之前,木船通航还有相 当的规模。到 70 年代初尚有新造的机轮下水航行,但是,由于“二级悬河”的加剧和 水量的减少,使新造的机轮还没有变旧,就失去了可以通行的航道。 为此交通运输部制定了《黄河水系航运规划报告》:2020 年前将实现黄河区段通航, 能够行驶 300 吨级船舶;远期目标为:2030 年,实现黄河通航达海,通行 300 至 500 吨级船舶、船队。沿黄九省区联合签署《黄河航运发展区域合作框架性协议》,确定了 “近期区段通航、中期区域通航、远期全线通航”的黄河航运发展目标”。 1.2 研究背景 黄河下游起始于河南郑州桃花峪(如图 1-1),河长 786km,流域面积 2.3×104km2, 占全流域面积的 3%;下游河段总落差 93.6m,平均比降 0.12‰;区间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水量 3.5%。由于黄河泥沙量大,下游河段长期淤积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黄 河约束在大堤内成为海河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除大汶河由东平湖汇入外,本河段 无较大支流汇入。 渔洼 渤海 艾山 利津 沁河 洛口 小浪底水库 孙口 三门峡水库 高村 洛河 花园口 夹河滩 伊河 图 1-1 黄河下游河道示意图 Figure 1-1 Channel of Lower Yellow River 下游河段除南岸东平湖至济南间为低山丘陵外,其余全靠堤防挡水,堤防总长约 1400km。历史上,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给中华民族来了沉重的灾难。下游河段利津 以下为黄河河口段。黄河入海口因泥沙淤积,不断延伸摆动。目前黄河的入海口位于渤 海湾与莱州湾交汇处,是 1976 年人工改道后经清水沟淤积塑造的新河道。最近 40 年间, 黄河输送至河口地区的泥沙平均约为 10 亿 t/a,每年平均净造陆地 25~30km2。 河道上宽下窄,比降上陡下缓,由 2.65‰到 1‰,按其特性可分为四段[iv]:白鹤至 高村段,长 299km,河宽水散,冲淤幅度大,主流摆动频繁,为典型的游荡性河段,长 299km, 大堤堤距一般为 5~10km,最宽处达 20 多 km,河道比降 2.65‰~1.72‰,支 流伊洛河、沁河在此段汇入;高村至陶城铺河段,长 165km,属于游荡性向弯曲性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