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观察报告时间2009年3月11日地点科教馆5楼阶梯教室.DOC

情境创设观察报告时间2009年3月11日地点科教馆5楼阶梯教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境创设观察报告 时 间:2009年3月11日 地 点:科教馆5楼阶梯教室 开课教师:倪丰云 开课内容:苏教版必修1专题四《硝酸的性质》 观察维度:课程性质·实施 / 教师教学·环节 研究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观 察 者:张 禹、陈跟图、徐卫平 一、观察点选点说明: 情境创设这一观察点既属于《课堂观察框架》中的“课程性质”维度中的“实施”视角,也属于“教师教学”维度中的“环节”。对于这一观察点,我们是这样理解的:“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对某个知识的理解而设置的背景或平台,所以情境的效度就可分为有效、低效或者无效;而“创设”是指教材中没有的,或者说是教师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而设置的情境。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没有情境的教学是没有的。但是情境的多少,对情境的利用是否得当,则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效度。在听了倪丰云老师的教学思路后,倪老师在课堂中创设了很多有新意的情境,想通过对本堂课中情境创设的观察,以提高自己对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设计。 二、观察量表说明及观察结果: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观察某个情境的效度:情境类型、情境目标指向、效果达成。根据化学课堂的特点把情境类型分为新闻情境、资料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实物情境、视频情境等类型,在效果达成中增加学生表现情况描述,主要是记录在情境呈现之后学生的行为(包括表情)记录。 内容 情境类型 情境目标指向 效果达成指向及达成情况 新闻情境 资料情境 实 验情境 生活情境 问 题情境 实物模型 视频情境 其它情境 知识 与 技能 过程 与 方法 情感 态度 价值 激发 学生 情趣 引导学生行为 辅助目标落实 引发学生质疑 补充教材内容 学生 表现 情况 描述 无声新闻视频“硝酸泄露” √ √ √ √ √ √ √ √ √ √ √ 学生非常安静,表情惊讶,不断的在草稿纸上记录。 浓硝酸的保存及分解产物的确定 √ √ √ √ 同学间窃窃私语,一个学生回答。 常温下,铝、铁与浓硝酸真的不反应吗? √ √ √ √ 一个同学回答 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硝酸有强氧化性? √ √ √ √ √ 低头看书思考,一个同学回答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 √ √ √ √ √ √ √ 认真观看,看到铜与浓硝酸反应现象时非常惊奇,认真记录。 哪些金属不能与硝酸反应? √ √ √ 思考、看书,两个同学回答。 NO2气体处理 实验 √ √ √ √ √ √ √ 认真观察,相互交流,四个同学回答。 有声新闻视频“硝酸泄露” √ √ √ √ √ √ √ 观看非常认真,表情兴奋,自言自语。 市售硝酸标签展示 √ √ √ √ √ 认真观看、惊叹、自言自语、交流、多名同学回答汇报 三、观察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堂课中,倪老师创设了多个情境,涉及的类型也包括了新闻情境、生活情境、实验情境、视频情境、问题情境、实物情境等。通过整理,主要概括为四类:无声和有声的“新闻60分”、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硝酸标签的展示和问题链情境。从观察量表记录情况中可以看出,无声和有声视频和市售硝酸标签展示这两个情境的创设成为本堂课的亮点,以下对这四类情境进行重点分析。 第一类:新闻60分(新闻、生活、问题、视频情境) 倪老师对该情境的创设和利用是花了很大功夫的,并且在这个情境上作了很多文章,确实,这一出自身边的生活情境在目标指向上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在效果达成上,也起到了激发学生情趣、引导学生行为、辅助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引发学生质疑的作用。在一开始无声视频播放前,倪老师也提出要求,让学生结合书本说出通过这段视频能得到的信息或疑惑,通过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基本上把本堂课的重点——硝酸的性质,都在这个情境中找出了相应的说明,例如看见白雾和棕黄色的气体,就得出了硝酸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看见装硝酸的车是金属材质做的,学生就猜测槽罐车的材质是铝,从而也引出了钝化,稍加引导,硝酸的强氧化性也得以体现。因此,这一情境的创设效度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后面有声视频的呼应,对学生先前的猜测也起到了验证作用,例如,在有声视频中说到撒的是石灰石粉末,就有学生很欣喜的说道:“哇,真的是石灰石哎!”从而让学生体验了成功感。 第二类: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情境) 倪老师在创设这个情境时对书本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从学生当时的表现来看,例如,当学生看到铜与浓硝酸反应时针筒中红棕色气体迅速上升,和NO2气体用水来处理时看到红棕色气体迅速的时候,学生的表情都非常惊讶,由此而引发的学生思维活动的强度是非常大的。通过学生回答的问题、提出NO和NO2气体的处理方法以及方程式的书写可以看出,这一实验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对浓、稀硝酸的强氧化性有了深刻的理解。因此这一情境的创设对目标达成的有效性也是非常高的。 第三类:市售硝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