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和法规,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了历史的高度,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机化发展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方面,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2005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的普遍存在,有力地推动了,特别是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 如何进一步抓住机遇,加快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步伐,如何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增收节支,进一步提高农机使用效益,成为当前研究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3月8日-10日,四川省农机局科教处一行就此问题到**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走访了近6个乡镇6个村社,4个农机大户,两个农机站点,特别是对**现有农机大户拥有农机资产15万元以上的农机户近10人作了专题问卷调查。 通过这些调查活动,对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现状、态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的了解,较为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认为目前大力扶持和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时机已趋成熟,国家应根据丘陵山区地形地貌特点和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不失时机地推动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节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努力。 现就调查情况及相关问题形成调查报告,以供决策参考。 一、县域概况及农机化发展现状县域概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故乡。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带。 东邻广元市中区和剑阁县,南接梓潼县和绵阳市涪城区,西界安县、北川县,北连平武县、青川县。 全市幅员面积27193平方公里。 按地貌主要类型分,平坝占86,丘陵占49,山区占424,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县。 全市共辖41个乡镇,481个村民委员会,3433个村民小组。 全市总人口87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38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27;农村主要劳动力3763个,外出务工16万 人,务工人员占农村主要劳动力4252。 全市总耕地面积5867万亩,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93万亩,常年种植水稻40万亩,小麦30万亩,我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 农机化发展现状近两年,**市农机部门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围绕全市农村工作总体部署,加快实施兴机富民工程和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强化农机科技宣传,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水平。 截止200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5万千瓦。 现已拥有联合收割机282台,耕整机含微耕机380台,机动脱粒机9000台,小麦播种机32台,机动割晒机28台,水田埋草旋耕机56台,高性能插秧机1台,稻种催芽机8台,稻种精量播种机2台,气流式抛秧机20台,电动风车300台,秸秆工业化燃气站一处,供气用户180户。 全市机电提灌设施总装机容量达5045万千瓦,其中有固定电力提灌站1124处1260台328万千瓦,其它移动柴油机和微型抗旱提水机具近8000余台套18万千瓦,平均一个自然村有2—3处固定电力提灌站;全市常年提水量达8500万立方米—13亿立方米,年提水灌溉达到20多万亩水稻、14万亩旱地,并能较好地解决在旱灾中人畜饮水的困难,确保了本市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 2005年完成机耕作业63万亩次,机电提水92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7万亩,机收稻麦125万亩次,机脱18600万吨。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发展,为农民增收节支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仅联合收割机收割稻麦一项就为全市农户增收节支1000余万元。 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态势1、劳动力转移后,大量土地腾出,使土地向农业集中成为可能,而两减三补减免税费的出台、种植业主集中和种植规模化土地,其土地转让成本为零、这两个因素促进了土地被留在农村的种田能手集中,种植业主渴望拥有农业机械,需求旺盛。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点加快了城市经济建设,农业基础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和滞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上个世纪末至最近两年,国家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和措施,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些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繁荣。 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作为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愈来愈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