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的与要求; 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染。 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特点 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局部症状明显 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的化脓坏死,需外科处理;分 类; 分 类; 分 类;按照发生的条件: 条件性感染:致病菌多为平常的非 致病菌或致病力较弱的致病菌,当入侵致病菌的数量过多或机体抵抗力下降,非致病菌变成致病菌而发生的感染。 二重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有的致病菌被抑制,而耐药的致病菌大量繁殖,成为主要致病菌形成的感染,也称菌群交替症。 医院内感染:指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病 因;1、天然免疫 宿主屏障:皮肤粘膜、正常菌群、抑菌物质 吞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2、获得性免疫 T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 ;; 病 因;外 科 感 染 病 理;外科感染---概论;病理;病理;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全身状态:生命体征、营养、休克 3、相应系统障碍: 4、特异表现:破伤风—肌痉挛;气性坏疽—捻发音 5、相关病史; 诊 断;外科感染---概论;外科感染---概论;治疗原则;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休息。 (2)湿热敷。 (3)理疗与外用药 (4)手术疗法 ;全身疗法 (1)合理使用抗生素 (2)支持疗法:①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②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③纠正贫血、低蛋白。④补充外源性抗体。 (3)对症处理:止痛、退热、抗休克、积极治疗糖尿病,纠正脏器功能不全。 ;浅部化脓性感染;疖;疖;下腰及臀部多个散在疖肿,中央有白色脓头。;头疖;诊断:表现明显,诊断较易 鉴别诊断:1.痤疮合并感染:顶端有凝脂。2.粉瘤合并感染:病变较久,表皮正常。3.痈:病变范围大 防治:1.初期:理疗外敷。2.成脓后:剔出脓栓,出脓后敷利凡诺等。3.应用抗生素。;痈; 二、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 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治疗 1.全身治疗: 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剂。可选用抗菌药物。 2.局部处理:已有破溃者,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以后每日换药。;;;; 预防:与疖同 治疗: 1.及时应用抗生素,防止脓毒症 2.局部处理: A.初期可外敷(鱼石脂、金黄散); B.成脓后“十”字切开;;;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恶寒发热,局部肿痛,边缘不清,淋巴结肿大 新生儿皮下坏疽 背臀部多见,患儿发热、不进乳或昏睡,皮肤发红、质地变硬并扩大,中央变软起水泡,严重时皮肤坏死破溃;一般皮下蜂窝织炎;老年人皮下坏疽 背部或侧卧着床处红肿痛,伴发热,全身不适,继之变暗波动感,穿刺有脓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源于口腔或面部,口腔者易阻塞通气,颌下、口底肿胀;面部者红肿热痛,全身反应重;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病菌为厌氧菌,炎症仅在皮下层,初期同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但进展快,且有捻发音;诊断 根据病史及化验易于诊断 鉴别诊断 硬皮病:皮肤不红,体温不热 小儿急性咽炎:颌下肿胀较轻,咽部发红明显 气性坏疽:伤及肌肉,运动障碍,细菌培养确诊 防治:注意卫生,选择有效药物,局部切开引流。对证支持治疗。;丹毒;;上肢丹毒;;丹毒 丝虫病 … 淋巴管阻塞 淋巴淤滞 象皮肿;淺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淋巴管炎;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概 述;手掌面皮肤有很微密的纤维组织,与皮肤垂直,一端连着真皮层,另一端固定在骨膜、腱鞘、或掌筋膜上。它们将手掌面皮下组织分为很多坚韧密闭的小腔,感染后脓液难以向四周扩散,因而往往向深部组织蔓延。形成腱鞘炎或骨髓炎。 手组织结构致密,神经丰富,感染后张力很高,神经末梢受压,故疼痛剧烈。 手部腱鞘、滑囊与筋膜间隙相互沟通,发生感染后常可蔓延全手,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