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月圆李叔同.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心月圆李叔同   作者喻军   一直以来,我极其喜爱李叔同的书法,特别是他出家中后期的经偈书法,脱尽一般书法创作的笔墨程式,而达到神通玄妙、物我皆忘的平淡之境。   东坡居士云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份平淡,宛如清风朗月、一泓止水,它冲淡渊穆,烟火全消。   不是个人素养和修习禅定达到很高境界的人,断难企及。   李叔同的弟子丰子恺先生,以对李叔同的深刻了解和情同父子般的深厚交往,曾这样评述他的恩师他是一个十分像人的人。   丰子恺还说凡做人,当初,其本心未始,做一个十分像人的人。   但到后来,为环境、习惯、物欲、妄念等所阻碍,往往不能做得像人。   其中九分像人、八分像人的,在这世间已很伟大,七分像人、六分像人的,也已得赞誉,就是五分像人的,在最近的社会里也已经是难得的‘上流人’了。   像弘一法师那十分像人的人,古往今来,十分少有。   他还谦称自己是做得没有几分像人的人。   李叔同出家前,在杭州的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担任美术和音乐老师,且看当时的几位学生日后是如何评价他的弘一师的诲人,不说话,主行‘不言之教’,凡受过他的教诲的人,大概都可以感到。   虽然平时十分顽皮的学生,一见他,或一人了他的教室,便自然而然地严肃恭敬起来。   他对学生并不严厉,相反和蔼可亲,这真可以说是人格的感化了。   在我们老师中,李叔同先生最不会使我们忘记。   他从来没有怒容,总是轻轻地像母亲一般吩咐我们。   他的同事夏丐尊也曾说道他的力量,全由诚敬中发出,我们只好佩服他,不能学他。   夏丐尊认为,李叔同的诚敬,实与他儒家式的修养密不可分。   李叔同的另一位学生、著名音乐教育家刘质平,从浙一师毕业后留学日本,后来留学经费出了问题,心急之下差点在日本自杀。   此事被李叔同知道后,不惜违反他一贯的做人原则,找各种关系求助但均告无果,李叔同随即作出一个决定从自己的薪水中每月抽出一部分资助刘质平。   当时他的薪水是105元,还要照顾天津、上海两地的家人,于是他分成了四份上海家庭40元、天津家人25元、自己和刘质平各20元。   为让刘质平安心学习,还特意写了封信给他,申明三点一,这是基于师生情谊的馈赠,并非借贷,将来不必还;二,不得将赠款之事告诉第三者,对自己家人万不可提及;三,资助期限至刘质平毕业为止。   令人感动的是,李叔同原本已经拟定了出家的日期,但为了刘质平的学费,只得推迟,继续在浙一师执教,以确保刘质平度过最后的难关。   这是一名行将遁人空门的师者,对已经毕业的学生所表现出的一份深厚的世俗情。   请原谅我不得不引用这些文字和史实,因为李叔同的十分像人,唯有亲历者方能有切身的感受。   而我们能从心底里发出的,唯有深深的羡慕和遗憾。   羡慕的是,他们曾如此有幸地生活在李叔同的身边,感受他润物细无声的精神人格和不言之教;遗憾的是,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使我们失去了太多可供温存的传统价值,使人们在精神的损耗和外部世界的追逐中,无暇顾及还有几分像人的本心追问,因为直达本心的通路几近阻断。   故而李叔同式的明心见性,更有如月光般澄澈明净,令人难以忘怀。   李叔同的节操修养,在他出家后自然化成了修行的助力,尤其体现在他的持戒甚严上。   他已然从当初的富家子弟、青年才俊,变成了一名真正的苦行僧。   他的昔日同事、终身好友夏丐尊,曾邀请弘一法师李叔同法号去家乡上虞做客,并安排他在自己执教的春晖中学的一间宿舍里住下,当弘一法师打开铺盖卷,用一条破席子铺在床上,再把几件僧衣折叠起来当枕头,然后取出一条又黑又破的毛巾去湖边擦脸,夏丐尊忍不住提出为弘一法师换一条新毛巾,弘一法师却说哪里,还受用着哩,不必换。   第二天近午时,夏丐尊着人送来一碗米饭和两碗蔬菜,见弘一法师吃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仿佛正享受着什么美食大餐似的,使夏丐尊几乎流下惭愧的泪水。   他百感交集,眼见得在弘一法师那里,世间无一样不美好,无一样不受用,而身为红尘中人,却吃什么都感觉不香,还时常心烦意乱,这究竟是怎么了?   弘一法师出家后的生活用品,绝大多数都是出家前带去的,缝缝补补用了十几二十年都合不得扔,他常从垃圾堆里捡一些布条,宝贝似的带回去,洗干净后缝补他的破衣裳。   别人拿纸请他写字,他写完后把裁剩下来的碎纸条一并奉还。   有一次他启关游访温州庆福寺,常用寺中的一副碗筷吃饭,后来他回杭州,发现这副碗筷被自己无意中带了回来,便立即托一位居士辗转送回庆福寺。   还有一次,他受青岛湛山寺之邀,为僧众开讲南山律学。   他到达的第一天午前,主人把做好的四个菜送至他的寮房,他一筷子没动,只好撤下来再送稍差一点的伙食进去,他仍然不吃。   第三次减去两个菜送进去,居然还是没用,最后只好送进一碗大众菜,弘一法师问是否大家都吃这个,若都吃这个我就吃,否则还是请撤

文档评论(0)

189****25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