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3 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黄丽丽 成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并需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患76例,以38例为一组,其中一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命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在其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命名为干预组,比对两组病患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满意情况。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概率为55.26%,明显高于干预组的10.53%(P<0.05)。而常规组的总体满意度为50.00%,明显低于干预组的97.37%(P<0.05)。结论:为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患加以护理干预,不但能有效减轻病患的并发症情况,同时也能极大程度的提升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核磁共振增强扫描;并发症;整体满意度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工作原理主要为,通过核磁共振原理扫描物体,借此获得其内部结构的成像,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核磁共振增强扫描不但可以清晰分辨极小病变,同时诊断的正确率要明显高于其他扫描方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然而近年来因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而产生如呕吐、头晕等并发症情况的病患逐年增加,不但不利于病情的正确诊断,同时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而本院为改善这一问题,拟定并组织了此次研究活动,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于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应用效果,并取得显著成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就诊,并需行和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患76例,以38例为一组,并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其中男43例,女33例。纳入标准:需行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病患;排除标准:拒不配合此次研究活动者。 1.2方法 1.2.1常规组 1.2.2干预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该组患者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期间实施护理干预,采用护理干预的方式,主要措施如下:1为病患核磁共振增强检查前护理 1)护理人员接待到患者后,应对病患病情做全面而细致的掌握,对患者申请单进行认真审核,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以及选择的检查位置,了解患者的禁忌症,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禁止实施核磁共振检查并做好解释工作。做好患者检查指导,接受检查期间要适当制动,,再三嘱咐并确认病患扫描前身上的手机、手表、义齿等含有金属的物品移除。并且确保扫描部位符合扫描标准,如扫描腹部者应提前6小时禁食。2)为病患详细讲解核磁共振增强扫描的相关相关流程与知识,例如扫描环境、扫描方式等,使病患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充分与病患沟通,消除其对核磁共振以及自身病情的误解,使其以平稳、放松的状态接受检查[1]。如果患者需要屏气扫描,指导呼吸练习等。2患者在检查过程中护理 1)协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帮患者盖好毛毯以保暖,叮嘱患者以平和心态接受检查,呼吸保持平稳,如果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可以通过话机和检查者取得通话。2)由于检查环境略微幽闭、对疾病认知不明确等因素对扫描产生恐惧的心理,还会由于增强扫描所采取的措施而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需以和蔼、温柔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所需时间等事项,并解释增强扫描只是为了提供更为准确的治疗依据,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核磁共振增强扫描过程中,需通过注射造影剂以配合检查。3)扫描中,为进一步减轻病患的紧张感,应将扫描室内的灯光调至暖黄色的温暖色调。4)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同时合理使用镇静剂,当病患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时,应第一时间停止扫描,并且采取急救措施,以免病患产生生命危险。3)扫描结束后,护理人员应为病患实施安抚与观察,确认病患状态有无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包括呕吐恶心、极度焦虑与恐惧、低血压、头晕头痛等。病患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十分满意,满意度计算方式为(总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总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处理。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中,计数资料采用χ2值小于0.05,则认为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常规组扫描后出现并发症概率为55.26%,而干预组仅为10.53%,且二者具有明显差异(P<0.05)。比对结果可见表1。 表1:两组病患并发症情况(例) 分组 总例数 呕吐恶心 极度焦虑与恐惧 低血压 头晕头痛 发生概率(%) 常规组 38 5 7 3 6 55.26 干预组 38 1 1 2 1 10.53 P <0.05 2.2 常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