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导数与微分§3.1 导数的概念§3.2 导数基本公式和求导运算法则§3.3 链法则与隐函数的导数§3.4 高阶导数§3.5 微分§3.6 边际与弹性§3.1 导数的概念一、引例引例1、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1)当物体作匀速运动时(2)当物体作变速运动时在点求曲线L:处切线的斜率.引例2 —— 平面曲线的切线斜率 切线 MT割线 MN当时,割线 MN 的斜率为: 当?x?0时? 动点N将沿曲线趋向于定点M? 从而割线MN也将随之变动而趋向于切线MT? 即割线 MN 的极限位置就是曲线 L 在点 M 处的切线MT .切线 MT 的斜率为: 二、导数的定义注意三、导数的几何意义四、左、右导数在处的可导性.y解xo处不可导.所以,函数在例3. 讨论函数思考五、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即在事实上, 因处可导,处连续.所以,函数在定理问题:连续是否一定可导?结论函数在其可导的点处一定连续函数在其连续的点处不一定可导函数在其不连续的点处一定不可导注意(2) 曲线(3)曲线(1)曲线处 在点在点处有 在点间断 处是尖点 垂直切线 作业先看书再做练习P89:T8;P106:T1(1);T2;T5.作业讲评P88.5(2) 因为处函数无定义,所以该点处函数间断 所以是函数的可去间断点, 第二类无穷间断点. P89.6.(5).解法1: 解法2:原式=解法3:而解法4: P89.6.解法1:而 解法2: 六、利用导数定义求极限例4: 解练一练解答注意分段函数分段点的导数必须用定义求例5: 设函数解因为例6: 解例7:解方法一:方法二:例10:解:例1. 求函数的导数.§3.2 求导基本公式与求导运算法则一、求导基本公式解例2. 求指数函数的导数.解例3. 设求解特别地:例4. 设求解正弦函数的导数等于余弦函数.类似得,余弦函数的导数等于负的正弦函数.二、四则运算求导法则证毕.例5. 解例6 解:例7. 常用公式:解练一练解答作业先看书再做练习P117:T5(6),(9); T6(2);T8.三、反函数的求导法则例8. 解:例6. 解四、导数的基本公式§3.3 链法则与隐函数的导数一、复合函数求导法则(链法则)猜想求下列函数的导数例1 解:更简明的过程注意更简明的过程例2解更简明的过程例3解例4 解或设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可以推广到多重复合的情形.则或例5求解更简明的过程这里求y对x的导数是从外向里经过 每个中间变量的导数最后导到x上.因此对复合函数求导在熟悉了法则之后,运算就不必写出中间变量,搞清楚复合层次后,只要从外层向里层逐层求导即可.例6求解易犯的错误 例7求例8解例9解例10解小结复合函数求导首先必须搞清函数是怎样复合的.求导时由外到里逐层求导.注意:一定要到底,不要遗漏 , 不要重复.例11 例12 练一练解答作业先看书再做练习P127:T3(3),(7),(10),(15),(20).的函数称为显函数.形如,所确定,若的函数关系由方程与二、隐函数求导法称这类函数为隐函数.又如,例12解例13 解例14解小结隐函数的求导方法:视 方程两边对为的函数由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得到关于的方程,解出即可.注意:结果中既含 也含.练一练解解答有简便求三、对数求导法两类函数先给这些函数取对数,然后再求导就可使求导运算简便多了,这种先取对数然后再求导的方法就叫对数求导法.例15 解例16 求的导数 . 解 解法1 两边取对数 , 化为两边对 x 求导解法2 将函数化为复合函数例212).两边对求导;3).两边同乘以得4).将结果表示为的显函数.小结 常用于多因子乘幂求导,或幂指函数求导. 对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的步骤:1). 函数式两边取自然对数; 四、分段函数求导法解:易犯的错误练一练解答解作业先看书再做练习 P128 T4 (4);T5; T6 (1),(2).§3.4 高阶导数或或即一、高阶导数记作:类似地?二阶导数的导数,叫做 的三阶导数,记作:或阶导数的导数,叫做 阶导数,或为阶导数,函数有也说函数阶可导.三阶导数的导数,叫做四阶导数,记作:记作:二阶及二阶以上的导数统称为高阶导数, 例2 例1 y =(1+x2)arctanx? 求y??? 解 证明 所以y 3y???1二、隐函数的二阶导数例3 解 例4 解:方程两边同时对x求导 上式两边同时再对x求导三、几个初等函数的 n 阶导数 解 类似地有 得到 由上面各阶导数可以得到四、高阶导数的运算公式 (u?v)(n)?u(n) v(n) 函数和差的 n 阶导数 ±函数积的 n 阶导数 这一公式称为莱布尼茨(Leibniz)公式? 用数学归纳法可以证明:上面这些导数外表和二项展开式很相似,如果设小结高阶导数的求法(1) 逐阶求导法(2) 利用归纳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