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1
总 序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的这部“21 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是一部在新闻传
播学领域内,皋牢百代,卢牟六合,贯穴古今,笼罩中外,密切联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实际,
广泛吸收新闻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高挹遐揽,取精用宏,供新世纪的高等院校新闻传播
院系教学使用的系列教材。
20 世纪初以来的100 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100 年。这100 年来,随着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继报纸、期刊、通讯社之后,广播、电视、网络和多种新媒体相继问
世,新闻传播的媒介日趋多元化,新闻传播的手段日趋现代化,“地球村”变得越来越小,
新闻传播事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则变得越来越大。
这100 年,也是中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的100 年。其中最近的30 年,即中国改革开放
以来的30 年,发展得尤为迅猛。据20 世纪末的统计数字,截至20 世纪末,即 1999 年,
全国已有公开发行的报纸2100 种,通讯社2 家,广播电台1200 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3000
多座。其中,报纸年出版总数达到195 亿份,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8.2%,电视人口覆盖率
达到89%,电视受众超过9 亿人。与此同时,全国各类新闻从业人员的总数也已超过55 万
人。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势头更为迅猛。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台、
电视台的数量在宏观调控下,虽无大变化,但软硬件的实力,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据 2008
年的最新统计数字,全国报纸的期发数已达 1.07 亿份,稳居世界第一位。全世界发行量最
高的100 家报纸中,中国占了25 家(大陆24 家,台湾 1 家)。电视受众超过了 12 亿,覆
盖率达到了97.15% 。宽带网的上网人数超过了2.23 亿。手机的拥有量超过了5.39 亿,手机
短信的发送量超过 3500 亿条。手机的功能已进入 3G 时代,由一般的通话,发展到手机短
信、手机报和手机电视。与此同时,新闻传播业的产值也大大高,超过了5440 亿人民币,
成为国民经济的第四大主导产业。中国在以上统计数据中的后几项数字,都已稳居世界的前
列。
这样大的发展规模,这样快的发展速度,在世界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都是空前的。回顾
既往,盱衡未来,新闻传播事业在21 世纪还将会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新闻传播,作为上
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准确地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
方针以及各项决策,反映人民群众的伟大业绩和精神风貌,以及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等方面,必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与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相配合,这100 年来,为中国的新闻战线培养和输送人才的中国
新闻教育,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中国的新闻教育起始于20 世纪初,迄今有近90 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的30 的,虽然先后在个别院校中设立了新闻系或新闻专科,但规模都不大,
设备也不够完善,在校学生的人数,最多的时候不超过400 人,30 年间累计培养出来的毕
业生还不到3000 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为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人才,新闻教育有了新
的发展,但到20 世纪60 年代中期为止,全国的新闻教育机构也还只有14 家。当时全国只
有343 家报社、78 座广播电台和13 家电视台,革命老区来的新闻工作骨干,正当盛年,足
2
以支撑大局,新闻系和新闻专业的学生统招统分,基本上能够满足中央和省市以上新闻单位
梯队建设方面的需要。“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新闻事业进入低谷,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被迫
中辍。拨乱反正之后,新闻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新闻工作的人才却出现了断层,明显供
不应求,因而极大地推动了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的新闻教育得以重振旗鼓并得到空前迅猛
的发展,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这30 年间的事情。这30 年来,中国新闻教育和中国新闻事
业同步发展。截至1999 年,全国设有新闻传播学类院、系、专业的高校已由改革开放之初
的两三所增加到60 所以上,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教学点已不下600 个。新闻专业的教学
已从单一的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到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大专生、成人教育、函授教育
等多层次的格局,个别院系还设置了新闻传播学方向的博士后流动站。改革开放之初,全国
在校的新闻系科学生总共只有500 来人,现在仅本科生就有6000 人,加上大专生和研究生
接近10000 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