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内参】(doc 51页)文档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内参
营销内参
第四期
能获得您的认可和重视将是我们永远的目标。
请所有看到这本杂志的同事,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
主办单位:营销委员会
总 编:施少斌
副 总 编:黎浩标
编 委:贺 庆、王伟斌、曾伟雄、
钱东航、程宏辉、丘博为、
薛肖嫦、梁志强
编 辑:李毅彩、张 捷
王新创、苏海宁、
梁卫贞、成 超
网 址:
邮 箱:
投稿地址:营销中心市场部
目 录
致营销人员的一封信
不上进就必须选择退出……
销售精英
借助于经销商的终端网络及不断的学习……
策划贴士
王老吉清凉茶“北伐”建议……
市场传真
艾斯妮祛痘消痕凝胶上市至今的情况怎么样呢?总结经验才可以进步。
产品知识
慢支紫红丸上市方案……
培训文案
清晨六问,静夜六思
营销故事
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和谐的内部气氛
营销访谈
学习是适应压力的最好办法……
电 话:联系人: 李毅彩
【编者按】
《营销内参》已经创办了3期,我约施总为营销人员写一点文字,他爽快地答应了。虽然施总11月份非常忙,要忙合资,要忙明年的年度营销计划,要忙广药集团工商联谊会的筹备工作,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写了一封致营销人员的信。
通篇文字中,批评多过表扬,许多问题看起来很细小,但我们的确做的不够,影响却不小;我们常常为16%的增长而自豪,但放眼全国,我们不得不惭愧;我们常常抱怨工作辛苦,抱怨培训少,其实培训无处不在,我们是否真的有反思,有提高?
我个人理解,施总在信中除了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些问题,还有四个层次的期望-保持激情、求真务实、学以致用和竞争提升。欢迎各位进行深入探讨。
贺庆
2004-11-30
致营销人员的一封信
公司的诸位营销同事:
大家辛苦了!
时光恍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记得我们还在欢庆2003年公司销售突破3亿大关,转眼已经过去11个月,日历一张一张地被撕下,作为总经理的我却是心情一天一天地沉重。2004年初定下的高标冲4亿——此情竟然已成追忆;中间按中标部署,却也只能化作奴心憾;不知再次调整后的低标实现增16%的目标能否如愿……?
我也知道市场激烈的竞争,我也应为自己决策方面的失误承担应负的责任,我也知大家披星戴月、穿州过府的艰辛,但我不知大家是否一直保持一种应有的激情:为工作、为公司、为自身的价值而不断进取的激情?我也听到一些埋怨:“兄弟厂都好不了多少,比我们差的更多,能有增长都不错,何必那么卖命?”没办法,你们的命不好,你们是在王老吉公司工作,你们的老总是一个偏执狂,他的人生信念是“不待扬鞭自奋蹄” !
纵观这几年的历程,我们一直在成长,我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做强做优做大,我们也博得了阵阵喝彩。但我也痛心地看到了我们的诸多短板:营销人员的精神风貌、营销队伍的战斗力、公司的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是不是我的“快乐营销”理论让大家有“飘飘然”的那种自我陶醉满足感,而让我所神往的以追求和进取精神来体现自我价值从而快乐的模式荡然无存?来自3722资料搜索网 中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我言重了。实际上,队伍中有很多人一直都很努力,但努力的人不一定成功。我只想提醒大家:单靠一股蛮劲、单有吃苦精神是不够的。看看你们当中的成功者,反思一下自己,会不会有所启迪?(太累了,连日奔波让自己无法继续坚持下去,留待第二天再续。)
(白天根本不允许自己有时间动笔,又是到深夜,尽管这夜比上一夜温度下降了不少,甚至多少影响了我续笔的情绪,我还是逼自己再次铺开纸张。)
前思后想,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更多有志于营销事业的同事们有机会共同分享营销的乐趣、学习新的营销知识,我们办起了“王老吉商学院”——当然营销只是其中涉及的一个方面,我们希望内外结合、用更多生动实效的方式打造全新的营销队伍,以至全面提升营销人员的水平和能力。报名非常踊跃,原定30人的名额放大至60人,绝大多数是非营销部门的同事。从他们渴求的眼神中,我欣喜地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我心情也很沉重,营销部门来旁听的少之又少,我甚至听到一些议论:都是我们已经做过的或者正在做的,不用学!当然办学水平亟待迅速提高,但营销部门这种自满自大的“精神”伟大得可怕!
我又言重了?我承认,相当部分营销人员爱学习,有的自己主动掏钱去参加各种培训,有的喜欢浏览各类文章甚至推荐给我。但我不得不说,有的人去学习、读文章纯粹是讲形式而不讲实效,最多是对我们现有的做法发发牢骚罢了。我要强调,没有目的的学习称不上学习,没有产生实际效果的学习不如睡觉!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才是我们的宗旨。
再说说我们的《营销内参》,有关人员辛辛苦苦编出每月一期的参考资料,有多少人当回事?丢一边不看是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