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复采工作面厚硬岩层–煤柱结构模型及其稳定性研究.PDF

浅埋复采工作面厚硬岩层–煤柱结构模型及其稳定性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埋复采工作面厚硬岩层–煤柱结构模型及其稳定性研究.PDF

第 38 卷 第 1 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Vol.38 No.1 2019 年 1 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an .,2019 浅埋复采工作面厚硬岩层–煤柱结构模型 及其稳定性研究 1 1 1 2 3 张 明 ,成云海 ,王 磊 ,姜福兴 ,李 骐 (1. 安徽理工大学 省部共建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 ;2.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 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 ;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厚硬岩层和煤柱是浅埋复采工作面开采诱发动力灾害的主要因素。以山东高庄煤矿浅埋水采复采工作面为 工程背景,为了揭示厚硬岩层运动和煤柱应力演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组成系统失稳规律,提出采场“厚硬岩层–煤 柱”结构模型,分析结构模型的不同岩层重力形式、范围大小和变形特征,推导出厚硬岩层岩梁在固支端集中力 和周期破断步距表达式,并以此为基础,综合煤体煤柱“动–静”载应力与其综合支承强度之间关系,探讨了厚 硬岩层–煤柱失稳的力学判据、煤柱应力变化特征及其灾害防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 厚硬岩层条件下,水采 复采工作面能够形成连续的“┤”型空间结构,包括水平方向的“传递体”和高度方向的“支撑体”,传递体周 期性运动是形成支撑体煤柱煤体支承应力集中和转移的主要原因;(2) 煤柱煤体的静态支承应力 p 主要由支撑体受 到的自身岩层重力(G 和 FL)与传递体转移岩层重力 F2 共同形成,传递体结构的厚硬岩梁破断运动是产生动载应力 p d 的主要原因,阐释了厚硬岩层–煤柱结构模型的I ,II –1,II –2 和 II –3 失稳类型。成果成功运用于 3 上 301 工 作面开采实践,微震和应力监测等结果佐证了预测模型的合理性,并通过实施冲击防控措施,最终实现了工作面 安全回采。 关键词:采矿工程;浅埋煤层;复采工作面;厚硬岩层;煤柱;失稳判据;灾害防控 中图分类号:TD 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915(2019)01 –0087 –14 Structure model and stability research of thick hard strata-coal pillar in shallow-buried re-mined panels 1 1 1 2 3 ZHANG Ming ,CHENG Yunhai ,WANG Lei ,JIANG Fuxing ,LI Qi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ining-induced Response and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eep Coal Min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igh-efficient Mining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Univer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