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枣阳市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文档
关于枣阳市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调查
□枣阳市财政局调查组
一、枣阳市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概况和特点
(一)枣阳市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概况
枣阳市地处鄂北岗地,是湖北有名的“旱包子”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水源匮乏,严重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建国以来,枣阳人民坚持以治理“旱包子”为突破口,以提高农业抗灾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国以来,枣阳市共兴建大中小型水库270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0座,小型水库148座,总库容12.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98亿立方米;固定提水泵站760处,装机62300千瓦。堰塘32500多口,总蓄水能力2.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供水1.5亿立方米;建机井700多眼,供水能力0.4亿立方米。灌溉主干渠1604千米,支渠以下的渠道更是星罗棋布。初步形成了大岗坡、石台寺、华阳河、熊河、沙河、吉河六大灌溉防洪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0万亩。
由于这些水利设施90%以上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的,到2000年改制前泵站、机井严重老化失修甚至报废,堰塘、当坝及灌溉渠道老化淤塞严重,支渠以下灌溉渠道90%以上未衬砌硬化,渠道建筑物配套严重不足,导致水损大、灌溉面积严重萎缩。为探索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管理利用的新路子,枣阳市从2000年办试点,2001年全面展开,大力推进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改革,一方面对过去兴建的小型水利设施加大改制力度,另一方面对新建水利设施鼓励个人投资,政府给予适当扶持。自2002年以来,全市市镇财政投入和上级专项投入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达到4123万元,吸引农民和社会投入达8750多万元;全市应改制小型水利工程21588处,实际改制的18324处,改制面为85%。其中拍卖产权的有1224处,承包的有16885处,租赁的189处,股份合作的26处,共筹集资金4860万元;2002年以后新建小堰塘、小泵站、机井等小水利4685 处,其中,个人独资或合伙兴建的有 3186处,占68 %。这些小型水利基础设施的建成使用,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实现农民增收、增产、增效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枣阳市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特点
1.承包经营模式广泛运用。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卖断、租赁、承包、股份制和集体管理5种经营模式中,承包经营模式占到了92%。截至2006年,枣阳市改制小型水利工程18324处,其中拍卖产权的有1224处,占6.7%;承包的有16885处,占92.2%;租赁的189处,占1%;股份合作的26处,占0.1%。承包经营因为经营者能够充分得到经营权和使用权,可以从长远利益出发实施自己的改造和管理,而得到了大多数经营者的认可,也成为了枣阳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普遍经营模式。
2.对外发包公开公正公平。枣阳市在推行卖断、租赁、承包的3种经营模式上,全部实行面对全体农民对外公开发包。在对全部水利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评估基础上,公开拍卖竞争,以价高者得之,避免了暗箱操作和不规范现象的发生。如吴店镇在经过评估资产、明确方式、宣传发动、竞标投标、起草合同、司法公正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以后,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由镇政府搭台,成功地拍卖了水利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全镇46个行政村已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联户等不同形式,对1683处小型水利设施进行了改制,占总数的82.7%,通过以产权换资金,以存量带增量的形式,使用权拍卖金额达603.9万元,消化了部分集体债务,提高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3.合同的制定和执行科学规范。由于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涉及经营者的赢利性和广大农民的公益性问题,枣阳市从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出发,详细制定了周密严谨的实施方案和科学规范的合同文本,明确规定了遵循的原则、方法、步骤、配套措施、资金管理等事宜。在合同文本中明确规定: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在汛期都必须接受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挥,坚持灌溉第一,管护第一,服务第一的原则,优先保证灌溉用水,不得随意变更工程用途。对管而不护、超量蓄水、拦而不蓄、霸水占水、抬高水价等错误行为一旦认定,严令禁止,进行查处。
4.政府投入力度大。枣阳市作为农业大市,各级政府始终关注和支持小型水利基础设施产权改革,枣阳市作为吃饭财政5年来仅市财政的投入达到了2460万元,加上扶贫、土地治理等上级专项投入总计达到4123万元。其中农发资金发挥了较大作用,5年来投入1350万元新建泵站35座、机井6口、堰塘55口,总灌溉面积达38400亩。税改前乡镇政府、村组集体的投入高达1680万元,税改后乡镇政府、村组集体的投入锐减,但热情不减当年,为了支付必要的水利基础设施维修费用有的村组不惜动用了村级的转移支付,致使自己的工资标准降低。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