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部推荐 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传统热拌沥青路面技术升级与工程应用
项目简介:
热拌技术是我国道路建设的主要铺面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而
且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增加空气中 PM2.5、PM10 的含量,加剧雾霾的产
生。为了保护环境,尤其是保证空气的清洁度 ,许多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站不得
不停工或外迁。“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需要沥青混合料约 3 亿吨。如果全部采用
热拌技术,每年仅生产沥青混合料就会消耗燃料油近 183 万吨,排放废气近 652 万
吨。因此,急需节能减排型沥青路面建设技术 ,如新材料、新方法、新装备等,以
便能在建设道路的同时不破坏环境。为此,北京建筑大学自 2002 年开始,联合同济
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节能减排型沥青路面建设技术展开研究,
并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及其他相关课题的资助,形成了节能减排型沥
青路面建设技术体系,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 发明了复合降黏减阻技术,研发了系列温拌沥青新材料,实现路面材料的减
排和促“容”。
针对温拌剂与国产沥青相容性差,易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的技术难题,揭示了材
料的结构重组机理,发明了极性相似熔融分散、均匀微珠分布等系列复合改性技术,
提高与沥青相容和易性,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相容性提高 1 倍以上,改变了材
料的黏温曲线,研发了三大系列温拌沥青材料。与传统热拌材料相比,降低拌和与
施工温度 30℃以上,减少 CO2 排放 30%以上、节能 40%以上,成功打入国内外市
场。
2. 提出了基于节能减排型沥青路面材料—结构平衡设计技术,实现路面结构的
减排和调“衡”。
针对沥青路面设计中缺乏节能减排设计要素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温拌沥青材料
粒子干涉理论,平衡了材料高、低温性能;发明了温拌沥青材料等体积变温度设计
方法,确定了兼顾材料性能和节能减排效果的设计程序;构建了全寿命周期环境效
益评估技术,提出了以 CO2 排放量最低为目标的“温+温”典型路面结构,建立了
路面疲劳损伤强度预测模型,与传统路面结构相比,提高路面寿命 10%,节能 20%
以上,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3. 发明了沥青路面运输、摊铺新工艺与新装备,实现路面施工的减排和增 “效”。
针对沥青路面运输、摊铺过程中沥青易老化、分层铺装且层间易滑动的技术问
题,发明了节能环保型沥青储运装备,相对于传统运输方式,减缓沥青老化降低 CO2
排放 80%;提出了“温拌温铺”、“双层摊铺”等新工艺;发明了多功能沥青路面
摊铺装备,与传统路面相比,上、下面层同步温铺,层间粘结力提高 20%;研发了
废旧沥青混合料分离温拌再生设备系统,与热再生相比,降低温度 60℃以上,避免
沥青二次老化,且废旧料在上面层利用率由 15%提高到 100%。
本项目的科研成果具有原创性并实现了产业化,建成了 4 条年产 10 万吨的生产
线。获发明专利 10 项,实用新型 16 项,规范 3 部,国家工法 3 部,出版专著 3 部,
发表论文 100 余篇,培养博士生 20 名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 100 名,获省部级科技
进步一等奖 3 项。
十多年来,本项目研发的节能减排型沥青路面新材料、新装备及相关应用技术
已在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近几十个道路工程中成功应用,涵
盖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机场跑道等多种工程类型,创造经济价值近 15 亿元,
节约燃油近 10 万吨,减少 CO2 等废气排放近 60 万吨,环保、经济及社会效益显
著。
主要完成人及技术贡献
第 1 完成人 季节 北京建筑大学
主要技术贡献:本项目的负责人,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 80%,研究内
容和计划的制定者,全方位参与了本项目研究,对创新点 1,2,3 做出了贡献。主
要包括:①发明了温拌再生沥青材料和大分子烷烃温拌沥青材料,②提出了温拌沥
青路面等体积变温度设计方法,③提出了“双层摊铺”和“温拌温压”应用技术,
参与发明了节能环保型沥青储运装备。发表论文 20 余篇,出版了国内外第一本系统
介绍温拌沥青的专著。
第 2 完成人 孙立军 同济大学
主要技术贡献:本项目的技术负责人之一,投入的工作量占本人工作量的 70%,
对创新点 1,2,3 做出了贡献,主要包括:①发明了乳化类温拌沥青材料,②提出
了基于节能减排的材料—结构路面平衡设计技术,③参与发明了废旧沥青混合料分
离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硅酸盐细菌对两种不溶性含钾岩石的释钾研究.pdf
- 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ppt
- 磁性碳纳米管修饰POD.pdf
- 磁共振波谱分析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付蓉李德炯赵晶李昌.doc
- 社区景观与空间艺术10生态社区.ppt
- 科学研究动态监测快报电子资源.pdf
- 科教用品免税申请表暨南大学.doc
- 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doc
- 稻壳纤维素强酸性阳离子交换剂.pdf
- 穿衣服西服和服说服.doc
- 但是喷墨印表机最花钱的故障原因是喷头阻塞.DOC
- 位置元件用于感应式编码器Ri-QR24PRI-QR2pdbturckde.PDF
- 低度化精制化引领酒品新消费.PDF
- 传统金属拉力钉和高分子可吸收螺钉固定不稳定踝-中国组织工程研究.PDF
- 优化施肥对小麦品质和产量的效应研究-土壤.PDF
- 伴注非凝气体和化学剂提高汽驱采收率试验研究-岩性油气藏.PDF
- 低浓度镍处理下玉米种子的萌发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作物学报.PDF
- 低温长时加热对肉嫩度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畜牧业信息网.PDF
- 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设计规范-广西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PDF
- 低NOx燃烧控制技术及工程实践-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