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交底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段线路自小店区郝村,经王吴村,跨越316省道经北云支村,南云支村,东木庄, 西谷村至终点桩号DK44+260,全长7.26km,共计土石方量约90万方。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准备:
(1)施工便道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
(2)施工用临时排水沟已开挖;
(3)按设计要求将路基本体底部进行路拱整平,路基标高、宽度、轴线、平整度和横坡(4%)处理。
2、测量放样:
沿线导线点、水准点复测
依据设计要求测放路基施工左中线、边桩,拉出中边线及横断面线,在施工段两侧布设里程标识桩;
3、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道、光缆、电缆、电线的地段 HYPERLINK /Article/ShowSpecial.asp?SpecialID=5 施工进行土方 HYPERLINK /Article/ShowSpecial.asp?SpecialID=5 施工时,应事先取得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 HYPERLINK /Article/ShowSpecial.asp?SpecialID=5 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以防损坏。
三、过渡段施工技术方案
1、施工技术
1、过渡段路堤范围内的地面进行清表整平碾压,按程序进行地基承载力检验,满足相关规定后,按施工图埋设透水软管,采用机械分层(材料分层松铺厚度不宜大于30cm)铺设砂层及碎石加水泥层(碎石加水泥采用机械拌制),压路机碾压。
2、压路机碾压不到的部位及在台后2.0m范围内,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碾压。
5、沉降观测:严格按施工图要求埋设沉降观测桩并进行观测,在过渡段施工的过程中以及施工完毕的一定时间内必须进行沉降观测,并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判断该过渡段土体的变形趋势和稳定性。路桥过渡段沉降观测应同时对桥梁和路基过渡段同时进行观测比较,施工期间一般应每天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时间较长时,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的前2~3个月内。每5d观测一次;三个月后每7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预压期后每三个月观测一次直至移交,当沉降缝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观测断面及每一次观测断面上观测点埋设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cm。铺轨前应对过渡段工后沉降进行评估。
2、桥涵过度段施工要求
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路堤与横向构筑物等的衔接处,为使轨道刚度与沉降平顺过渡而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长度计算公式:L=2(H-0.6)+5,式中L-过渡段长度,H-台尾路堤高度。过渡段桥台基坑回填以碎石分层填筑压实。具体见图《太中银施路通-23》。
过渡段要与其相连的路堤一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无砂混凝土板及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预制,无砂混凝土板采用P·O 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和10~20mm粒径石子加水拌制而成。灰石比为1:6,水灰比为0.38,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10,平均渗透系数大于2000m/d。
过渡段填料采用A组填料,粒径不大于15cm,不宜在雨天施工过渡段。
桥台后2m范围内的填筑压实要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压实,过渡段的填筑不得破坏桥台的稳定及损坏结构物。软土地区路堤填筑完后,对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过渡段路堤必须进行试压和预压。
过渡段压实的检验标准要符合
循环至路基面
循环至路基面
基底处理
施工准备
分层填筑
摊铺整平
洒水或晾晒
碾压夯实
检验签证
路基整修
填筑区段
平整区段
碾压区段
检测区段
准备阶段
施工阶段
整修验交阶段
达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洒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M=Q(ω-ω0) /(1+ω0)
式中:m—所需加水量(㎏)
ω —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ω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
3、质量检验方法、频率及标准
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宜用低档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时应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进行。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要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米,纵向轮迹重叠0.3米;横向接头应重叠不小于1.0米,上下两层填筑接头要错开不小于3米。
压实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碾压完成后,路基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弹簧,无松散,无明显轮迹。对路基边缘的压实,先利用大型压路机对路间初步压实,再利用小型压路机碾压。一般碾压方法:碾压直线段由路基两边向中间进行,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行;强振三遍过后进行压实度检测,合格进入下层填筑,不合格继续碾压,并记录实测压实度和碾压遍数,作为下层填筑的参考依据。
6、检测签证
碾压夯实后第一层开始进行密实度检测,其压实检测标准按铁路土工试验方法实施,施工中遇土质变化,应重新做土工试验。每层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一层。不合格时,继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来宾市武宣县武装部地块市场调研及定位分析报告.ppt
- 来实围护结构施工技术.ppt
- 兰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 蓝光工程量计算稿说明书.doc
- 蓝光集团人事档案管理制度.doc
- 蓝卡不停车通行停车场管理系统介绍.ppt
- 蓝色会色方案.doc
- 蓝田案例分析论文.doc
- 蓝田闭水试验检测报告.doc
- 郎川公路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doc
- 2-红河州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6.锡通项目2018年下半年工作会汇报材料(2018.7.9).docx
- 2018道路工程知识点汇总(新版).docx
- 附件3:月度生产例会安全汇报资料-站台门项目部.docx
- 附件2:广东建工集团2018年度科技成果汇总表.DOC
- 马武停车区、三汇停车区停车位管理系统,0#台账缺量.doc
- 攀成钢委办发〔2015〕19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与追究办法).doc
- 1-红河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复核评分表(2022年修改版).docx
-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第四工程分公司项目经济合同结算管理办法(修订).doc
- 厂站安全操作规程汇编.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