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食品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科学 91 综述 2001,Vol.22,No.3 微生物发酵转化为L-乳酸 业 所谓 高光学纯度L-乳酸 是指发酵完毕后发酵 笔者从1998年以来从全国各地收集不同的土样 液中总乳酸中L-型占总乳酸在98%以上 光学纯度不 中分离出能产L-乳酸的厌氧和好氧微生物 例如 根 超过98%的都是一般性L-乳酸 高光学纯度L-乳酸 霉 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 乳酸链球菌等 但经过大 与聚乳酸之间有什么内在关系呢 可从以下两种方法 量实验发现根霉发酵L-乳酸产酸较高 周期较短 从 谈起 几十株根霉中通过筛选我们获得几株产酸高的根霉产 1日本三井东压公司发明的L-乳酸直接脱水缩 酸平均在9%10%对糖转化率在85%以上 摇瓶 其 合为聚乳酸 中有一株米根霉经精密检测光学纯度达99%以上 L-乳酸 催化剂催化 聚乳酸 对于我们发酵行业来说 高产菌种是发酵的关键 2世界上常规的L-乳酸合成聚乳酸的生产工艺 而发酵工艺与设备也是满足菌种要求而设计的 我们 L-乳酸 乳酸三聚物 环化为环状二聚体 开环 通过中试查出了杂菌的种类和污染的途径 并且采用 为聚乳酸生产聚乳酸技术上要求L-乳酸化学纯度越高 了有效对策 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够试制出无色透 越好 其结晶性也好 融点 融解热都高 例如 光 明 各项指标达到外商要求 样品L-乳酸经外商检验 学纯度达99%100%共熔点温度可达199200融解 完全达到他们的要求 热可达99100J/g这样制成聚乳酸其透明性 抗菌 聚乳酸产品还可以回收经热处理为L-乳酸二聚 性 防腐性都好 对于氧气 空气 水 汽也都有较 体或加水分解为L-乳酸 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 好透过性 其使用寿命可达2 3年 已被国际公认的 解为CO和水 一般为3 6个月开始崩坏 约6 12 2 绿色材料 美国和日本已将聚乳酸应用于纸涂层及其 月变为乳酸 这分解过程中的中间体能促进植物的生 加工品 透明塑料容器 发泡容器 薄膜餐馆容器 无 长 对农业生产有利 如果聚乳酸制品进行燃烧处理 毒包装材料 儿童玩具以及手术缝合线 人造皮肤 人 聚乳酸燃烧值为4500卡/g是一般塑料的1/21/3对 造骨骼等等 由于它应用范围很宽 需求量很大 据 于焚烧炉不致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不会 日本专家预测仅日本国需一般塑料年需要量为1200万 产生氮氧化物 所生产的CO与自然环境下有机物分 2 吨 而可降解塑料以30%万吨 全世界需求量将达1000解生产CO一样能用于光合作用再通过植物光合作用 2 万吨以上 L-乳酸与聚乳酸将发展成为一个大的行 生物合成为淀粉 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 王劼 杨晓泉 张水华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广州五山 510641 摘 要 植物蛋白是人类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 但广泛存在于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限制了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甚至对人 体造成损伤 本文讨论了植物蛋白中的三种抗营养因子 消化酶抑制剂 凝集素和过敏原 着重论述了它们的营养限制性及其 限制机理 关键词 抗营养因子 植物蛋白 消化酶抑制剂 凝集素 过敏原 Abstract widely in it inhibit body factors. Key words 植物蛋白是人类最主要的蛋白质来源 据估算 些抗营养因子基本上可以归为三大类 消化酶抑制剂 世纪之交将有大约六十亿人生活在地球上 要维持正 凝集素和过敏原 它们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 限制了 常的营养水平 植物来源的蛋白质需要增加两倍 动 人体对植物蛋白的吸收利用 甚至对人体造成损伤 物来源的蛋白质则需要增加四倍 因此植物蛋白对人 并影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