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情切切意绵绵 --亲人眼中的郑培民
(《湖南日报》2002年10月12日)
蒙志军
月光如水,花影摇曳。
今年1月的一个深夜,郑培民同志的夫人杨力求挽着培民的手,幸福地漫步在花间小径。刚刚处理完手头一大堆事情的郑培民一身轻松。兴之所至,他赋诗一首:手拉手,户外走;说说话,散散心;情切切,意绵绵;身体好,永相伴。
杨力求在心中默默地念着,甜蜜的感觉弥漫了她的全身。
过了一会,郑培民不经意地问道:力求,刚才我的那首诗,你还记得吗?
杨力求不假思索地背诵了出来,一字不差。
那你能不能和一首呢?依旧是不经意的样子。
这下可难倒了杨力求,文化程度不高的她脸一下子红了。她在心中发誓,不管有多难,不久一定和出来。
然而,世事难料。转眼间,幸福的一对阴阳两隔。那个美丽的夜晚,却成了杨力求心中永远的痛。
在杨力求的记忆中,他们这个温馨美满的家,是郑培民最引以为自豪的。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对朋友说:在我的家里,有一样东西最没有,那就是钱;而有一样东西却是最多的,那就是爱。一张和杨力求1973年3月拍的结婚照,已经伴随郑培民走过了千山万水。每次出差前,他都会用一个手掌大小的镜框将照片细心地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行李箱中。回来后,又取出照片,端端正正地摆到书柜里。他曾开玩笑地对杨力求说:你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你看,你的照片跟着我不是已经漂洋过海了吗?
在杨力求的心目中,郑培民是个坚强的人。每次下农村,他不愿意到高级宾馆、酒店吃饭,而是经常到路边寻一小店,吃碟小菜也吃得很香。身边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郑书记把这当作了既了解民情、又不惊扰当地政府的两得之举。那还是郑培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任州委书记的时候,有一次在路边店吃饭,由于饭煮得太硬,司机、秘书都不愿吃,郑培民却不嫌弃,吃了好几碗。当晚,郑培民觉得身体不舒服,一个通晚都没睡好觉。他以为感冒了,第二天一早找了几粒感冒药吃了。然而没想到,服了一个星期的药;病情依旧不见好转。秘书提醒他:很可能是那天在路边店吃了太硬的东西导致胃痛了吧。于是又连续吃了两天胃药,病情这才好转。那晚,郑培民在电话中的一句我好想家,让电话那端的杨力求哭成了一个泪人儿。杨力求知道,丈夫绝不愿意因为自己的身体而影响工作,只有在实在顶不住的时候,才会对最亲密的妻子表露压在内心深处的这种思想啊!
妻子眼中的郑培民,是个好丈夫,在儿子的眼中,郑培民则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他人生成长的道路。如今已是博士学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郑海龙说:我有一个好父亲,他总是在我彷徨的时候给我引导,在我动摇的时候给我信念,在我骄傲的时候给我鞭策,在我失落的时候给我鼓励。在海龙的心中,父亲没有亲眼看到他的博士论文答辩,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在漫长的求学生涯中,郑海龙有过厌倦与退缩,是父亲的一句话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与其留给你财富,不如留给你创造财富的能力。读书,就是在积累创造财富的能力,你一定要甘于清贫,甘于寂寞,奋力进取。今年元旦,在海外作短期学习的海龙收到父亲的一封信,信上说:海龙,看了妈妈给你的信,我有三点感慨:一、儿行千里母担忧;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立功、立德、立言,抓紧学习,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没想到,这竟成了一位父亲给儿子最后的谆谆教诲。
父亲教会了我怎么做人。几年前一个暑假,海龙一个人在家。郑培民一位老同学前来拜访,见人不在,撂下一个信封就走。海龙掂了掂信封,沉甸甸的,估计有几千元钱。郑培民回来后,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立即拿起电话筒,约老同学到家里来吃饭。饭后,郑培民从屋里提了一对酒,送给老同学。临到同学的车即将开动时,郑培民在他的耳边轻轻地说了4个字:钱在酒中。
当时的场景,海龙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父亲就是这样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一个党的领导干部应该是怎样的。
1990年5月,郑培民从湘潭市调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临走前,他将自己在担任市委书记期间撰写理论文章所得的1700元稿费,全部上交组织。儿子央求他:爸爸,把钱留下,给家里买个冰箱吧!向来温和的郑培民斥责道:这些都是大家劳动的成果,怎么能归我一个人呢?两年后,郑海龙才等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冰箱。搬冰箱的工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你们家第几台冰箱啦?当郑海龙告诉他这还是第一台时,那位工人愣了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郑培民有个散步的习惯,儿子当然也成了陪伴他散步的最好的伙伴。郑海龙还清晰地记得,患有严重心脏病和高血压的父亲,在散步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心绞痛而停下来服用两粒硝酸甘油。就是靠着这种小药丸,父亲坚持了近10年。海龙惊诧父亲超出常人的承受能力,每次从学校回到家,他总能看到父亲静静地坐在沙发上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