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之玩具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变迁之玩具变化 古代玩具——玩具的产生 古代玩具——玩具的雏形(1) 中国民间玩具的起源: 中国民间玩具的渊源甚久,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乃至于更早的时期。对我国原始社会文化遗存中具有玩具功能的实物,应当看作是中国民间玩具的萌芽.考古所发现的史前遗物,证实了中国民间玩具有久远的历史。在距今6000~10000年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玩具。 玩具分类:节令玩具,益智玩具,观赏玩具 节令玩具:香包和布老虎都是五月初五端午节的应时玩具,全国南北各地都有。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时,把香包、布老虎佩戴在儿童的胸前或臂侧,南北各地均有此俗。 香包:香包是一种起源于汉代的节令玩具,流传至今。古时候,每逢端午节,家里的长辈用棉布、丝绸等材料制成香包,在里面填上带香味的药材,戴在小孩子的胸前或挂在床头,可以驱病祁福。按旧俗,过了端午节就应把戴过的香包扔掉,表示弃除瘟病,在路上看到别人扔的香包,也千万不要捡。 布老虎:是在端午节期间流行的一种主要的节令玩具。布老虎的起源并不比“五色丝”晚,早在先秦时期,老虎已经被引入了神话,《山海经》里说,度朔山上居住着两位神仙,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儡,他们镇守着万鬼出入之门,遇有“恶害之鬼”,就用苇索捆住送去喂老虎。以此,老虎在神话中就取得了重要地位。按旧俗,端午节期间,民间盛行给孩子们做布老虎,或是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画虎脸、书“王”字。希望孩子们像虎一样勇敢、强壮、健康成长。 古代玩具——玩具的雏形 益智玩具:此类玩具以启发智慧为主要功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数理性、竞技性。 七巧板:我国古老的七巧板历史源远流长,图版形状规范典雅大方,分割既科学又巧妙,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难怪西方人称之为“中国最古老的几何玩具”。??? 七巧板最显著的特点是全部的图形板都以“矩”为基础构成,用七块大小不同的矩形和正三角形进行相互组合,你可以用它拼出形态万千的奇妙图形。玩拼图其实是一种艺术创作,它讲究诗的意境,要求形美、神美、意美兼备和谐统一 ,让观众充分品味古人在玩具变化中暗藏的技巧和函雅的情趣。 华容道是中国古代智力玩具。它联系着《三国演义》里一个故事:东汉时代,曹操在赤壁打了败仗,好不容易才从华容道上逃了出来。它有一个带二十个小方格的棋盘,代表华容道。棋盘下方有一个两方格边长的出口,是供曹操逃走的。棋盘上共摆有十个大小不一样的棋子,它们分别代表曹操、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和关羽,还有四个卒。棋盘上仅有两个小方格空着,玩法就是通过这两个空格移动棋子,用最少的步数把曹操移出华容道。这个玩具引起过许多人的兴趣,大家都力图把移动的步数减少。据国外资料声称,美国数学家马丁·加德纳已经创造了步数最少的世界记录:81步。 九连环起源于古代民间,在明代得到普及,至清代,上至士大夫下至妇孺童叟都喜欢玩九连环。《红楼梦》第七回中还有一段关于九连环的叙述:谁知此时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却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顽。九连环被西方认为是人类发明的最奥妙的玩具之一,其奥妙在于开解方法的巧妙和复杂,引人之处在于游戏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连续性。 古代玩具——玩具的雏形 中国的古代玩具——饮水鸟 这种古老的中国玩具外形就像一只鸟,主体由玻璃制成。它的身体是一根玻璃管,管的上端是一个小球,也就是鸟头,管的下端是一个大球,也就是鸟的尾部。球内装有液体,管的下端浸在液面下。整个鸟身是密闭的,架在一个类似鸟腿的座上。它的头部粘有尖尖的嘴,尾部粘有羽毛。为了让人不能看清鸟身体里的秘密,它的身体被涂上了黑色。而它的神奇之处就是,在鸟的面前放上一杯水,鸟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到水里,“喝”了一口后,又直立起来。可是直立一会儿它又会俯下身去,等到鸟嘴浸到了水,“喝”了一口,有会直立起来。就这样,它不停地点头喝水,就像是一台永动机 。它曾经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惊叹不已 。 古代玩具——玩具的雏形 观赏玩具:指那些以装饰为主要功能的玩具,包括各种材料的雕刻玩具、塑形玩具。 阿福:是惠山泥人中家喻户晓的形象。关于其起源还有一段“阿福降狮”的传奇故事。传说从前惠山上有一种妖狮,专门吃小孩子,后来来了两个法术高明的神仙,叫“沙孩儿”,降伏了妖狮,从此给人们带来幸福和安宁。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用泥土塑出他们的形象,取名“阿福”,家家供养。除了怀抱金毛大青狮的阿福造型外,还有“团阿福”、“小阿福”、“扑满阿福”等,均是惹人喜爱的儿童玩具。 风筝:起源于什么时候,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可以知道的是,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等方面。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设置了琴弦,遇风发声,如同筝鸣,这才有了 风筝的叫法。宋代,风筝已很普及,清明节放风筝逐渐成为风俗。中国传统风筝中有许多固定的题 材,它们的造型、色彩不断改进,形成了各地风筝的独特风格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