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国语文中二试卷一阅读能力评价试题答题簿考试时间90分钟.DOC

初中中国语文中二试卷一阅读能力评价试题答题簿考试时间90分钟.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9 中國語文卷一 中國語文 卷一 初中中國語文 中二 試卷一 閱讀能力評估 試題答題簿 考試時間:90分鐘 考生姓名 班  別 考生須知: 本卷總分100。 本卷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閱讀理解,第二部分為閱讀策略運用。 全部試題均須作答,並須根據各有關文章的內容回答。 各題答案必須填寫在指定橫線上或方格內。 除題目指定者外,回答選擇題,限選一個答案,並只須填寫所選答案的英文字母。 考 生 得 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總 分 第一部分 閱讀理解(80分) 根據下列文章,回答問題。 第一篇(共33分) 于吉請雨 干寶 1孫策欲渡江襲許〔1〕,與于吉〔2〕俱行。時大旱,所在熇厲〔3〕。策催諸將士,使速引船。或身自早出督切〔4〕,見將吏多在吉許〔5〕。策因此激怒,言:「我為不如吉耶,而先趨附之?」便使收吉。至,呵問之曰:「天旱不雨,道路艱澀,不時得過,故自早出。而卿不同憂戚,安坐船中,作鬼物態〔6〕,敗吾部伍。今當相除。」令人縛置地上,暴之使請雨。若能感天,日中雨者,當原赦;不爾,行誅。俄而雲氣上蒸,膚寸而合〔7〕。比至日中,大雨總至〔8〕,溪澗盈溢。將士喜悅,以為吉必見原,並往慶慰。策遂殺之。將士哀惜,藏其屍。天夜,忽更興雲覆之。明旦往視,不知所在。 2策既殺吉,每獨坐,彷彿見吉在左右。意深惡之,頗有失常。後治瘡方差〔9〕,而引鏡自照,見吉在鏡中,顧而弗見。如是再三。撲鏡大叫,瘡皆崩裂,須臾而死。 〔1〕許︰許昌。當時曹操挾漢獻帝並遷都許昌。 〔2〕于吉︰道士,琅邪人。 〔3〕熇厲︰熇,火勢熾盛;厲,嚴重。此處形容天氣酷熱。 〔4〕身自早出督切︰身自,親自;督切,督促迫切。 〔5〕許︰處所。 〔6〕作鬼物態︰即作鬼弄神。 〔7〕膚寸而合︰這裡形容濃雲密佈。膚寸,指空間極小。 〔8〕總︰通「匆」,忽然。 〔9〕方差︰方,剛剛;差,同「瘥」,病愈之意。 試說明作者在文章開首交代的故事背景。(3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出兵,帶同于吉渡江赴許昌;當時大旱,天氣非常酷熱。                         為甚麼孫策會「激怒」?(3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激怒」,因為于吉看起來比他更受將士們歡迎。一次,孫策清早督導行軍時,發現將士們也在于吉處所,因此動怒。               孫策以甚麼罪名加誅于吉身上?他又如何解釋定這罪名的原因?(9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以敗壞軍心的罪名,加在于吉身上。他認為自己無論在任何惡劣環境下,也親自帶領將士前進,于吉卻在這時刻只顧安坐船中,不單沒與他分憂,更作鬼弄神,擾亂軍心。                  孫策如何懲處于吉?(3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 孫策命人縛住于吉,並將之暴曬於烈日下。如果于吉能令上天下雨,孫策就赦免他的罪,否則就殺死他。                                將士們與于吉的關係如何?從何見得?(6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行為描寫) 他們的關係是很好的。首先,將士們經常拜訪于吉,否則也不會招致孫策的不滿。第二,下雨後,眾將士都感到喜悅,認為于吉必獲免罪,並祝賀慰問,可見他們對于吉的關心。第三,于吉被殺後,將士都感到悲哀,更收拾他的屍體,非常尊敬于吉。                            綜合上文,你認為孫策是個怎樣的人? 從何見得?(9分)(閱讀:理解文言篇章的內容;理解人物描寫的方法—語言描寫、行為描寫、心理描寫) 學生自由作答。1) 孫策是個凡事親力親為的人,他重視軍隊的行軍情況,親自督促行軍。2) 他是個妒忌心重的人,見到于吉比自己受將士歡迎就動了殺機。3) 他是個沒有信用的人,說好了于吉能使天下雨就赦免他的罪,最後仍然殺死了他。4) 他是疑心極重的人,殺了于吉後終日疑神疑鬼,令到自己精神失常。           第二篇(共21分) 杜甫的重陽登高詩(節錄) 吳汝寧 1《登高》是杜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公元七六七年)在夔州(今四川省奉節縣)的重陽日登高所作的。由於這詩內容充實,情景相生,對偶又工整,因此被譽為歷代七言律詩的冠軍。胡應麟評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見《詩藪》)如果國文科教師配合時令,在重陽節前向學生介紹、講解,除了讓他們認識、欣賞杜甫的名作外,更可以增加過節的氣氛,一舉兩得。 2這首名詩的內容是︰高台上西風急吹,天色高朗,猿猴的叫聲十分哀傷。向下觀望,河中的小洲清晰,河畔的沙粒潔白,河上更有鳥雀徘徊飛翔。樹木的葉子不斷被西風吹落,發出蕭蕭的聲響;沒有盡頭的長江水則滾滾東流。離家萬里,長期作客他鄉;秋天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