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估中国低碳城市发展: 对五个试点城市的实证研究
评估中国低碳城市发展: 对五个
试点城市的实证研究∗
胡必亮 罗 佳 陈春来 李秉勤
一 引言
2012年,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 (Liu,2015)。
从2007年开始, 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并成
为世界上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 (Hu,
2013), 城市生产了全球65%以上的总财富, 同时也消耗了全球65%以上的
能源, 并排放了全球大约70%的温室气体。 减少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被
认为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总体排放量的关键所在, 而其中将城市转变为
“低碳城市” 则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手段 (Baoetal,2008; Feliciano
andProsperi,2011)。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78 年的 179%上升到2015 年的561%。 根据
“十三五” 规划,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到2020 年预计将达到60%。 但是, 经
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中心的迅速发展已经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 包括环境恶
化、 空气和水的污染, 这已经引发了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Li,2013; Guet
al,201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完成的压力在
∗ 本章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新型城镇化: 五个维度协同发展研究”
(14ZDA035) 的研究成果之一。
285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第1卷): 改革、 资源能源与气候变化
国内和国际都在持续增加。
2008年年初, 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联合
在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引入了低碳城市试验计划。2010年, 低碳城市试
验计划正式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 (NDRC,2010)。 低碳城市试验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发展低碳排放产业, 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数据收集
和管理体系, 并鼓励居民采用绿色、 低碳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根据国家发
改委的文件,5个省份 (广东、 辽宁、 湖北、 山西、 云南) 和8个城市 (天
津、 重庆、 深圳、 厦门、 杭州、 南昌、 贵阳、 保定) 将加入国家低碳试验
计划。 第二批试验地区在2012 年加入国家低碳试验计划, 使参与试验的城
市总量达到36个 (NDRC,2012)。
试验城市将面临一个关键挑战: 迄今为止, 虽然该试验计划有公众和政
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成功的个体案例, 但是没有一套能够确切地衡量低碳城市
计划总体结果的清晰指标 (Huetal,2016)。 这并不是说单个试验城市的
情况不重要, 因为单个城市的成果很可能会使总体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 但
是如果有一套对中国的低碳试验城市进行总体评估的标准, 就可以看出低碳
城市计划到底对总体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产生多大的影响。
本章第一部分建立一个关于低碳城市评估的系统, 用来衡量其中参与低
碳城市试验计划的5个城市的表现情况。 第二部分讨论并介绍评估低碳城市
表现的原则和主要指标, 包括本章使用的方法论。 第三部分利用这些指标来
评估中国参与低碳城市试验计划的5个城市的具体表现。 最后一部分对本章
的发现进行总结, 并基于这些发现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中国的低碳城市
虽然中国参与低碳城市试验计划的城市有很多, 但是并没有关于低碳城
市的清晰定义。 正如该项试验计划的名称所示, 低碳城市试验计划的目的是
降低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是, 让这一计划的实施变得困难的原因是,
中国城市在经济结构、 环境资源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能力方面的差别很
大。 因此, 这些城市需要提出各自的策略以适应自身的条件 (Li,2013)。
引入一个对所有城市来说普遍适用的标准来推行这一计划, 不仅不符合实
际, 而且会阻碍各城市在这方面创新能力的提高。
2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Unit 4 A Let’s talk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中级保育师资格考试题库资料及答案(浓缩400题).pdf VIP
- 革命圣地西柏坡七言诗句.docx VIP
- (必会)中级保育师资格近年考试真题题库汇总(300题).docx VIP
- FSSC22000 V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 .pdf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外研版(2021)中职英语基础模块1 Unit 5 We Have Only One Earth For Better Performance 教案.docx VIP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耳鼻咽喉科专科护士授权理论考试试题.docx VIP
- 工程项目保修期的工作安排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