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通报 AUG 20, 2009, 36(8): 1110~1116
Microbiology © 2009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AS
tongbao@
研究报告
一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分离及其特性研究
孙 燕 洪 青* 李顺鹏
( 210095)
摘 要: 模炼油厂污泥中分离得到 1 株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 C-3, 根据其生理生化特性和 16S
rDNA 序列相似性分析, 将其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初步研究了其产生物
表面活性剂的最适条件, 在以植物油为碳源、30°C 、初始 pH 8 、Ca2+ 浓度 20 mg/L 、250 mL 三角
瓶中装 75 mL 发酵液的条件下, 最利于菌株的生长和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它的成分为糖脂类物
质, 临界胶束浓度(CMC)为 50 mg/L, 具有很好的增溶效果。
关键词: 生物表面活性剂, 分离, 最适条件, 成分分析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Biosurfactant-
producing Bacterium
*
SUN Yan HONG Qing LI Shun-Peng
(Key Laboratory of Microbiological Engineering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
Abstract: A biosurfactant producing bacterial strain C-3 was isolated from the sludge of a petroleum refin-
ery and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and biosurfacant pro-
duction of strain C-3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train C-3 could grow well and produce the
largest amount of biosurfacant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eed-oil as sole carbon source, 30°C, initial
pH 8, Ca2+ concentration of 20 mg/L, 75 mL medium in 250 mL Erlenmeyer flask. The biosurfactants pro-
duced by strain C-3 was identified as lipopeptides, showing high surface activity and emulsifying efficiency
with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being 50 mg/L.
Keywords: Biosurfactant, Isolation, Optimal conditions, Biosurfactant analysis
(Biosurfactant)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花后干旱对春小麦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形成关键酶.pdf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两面针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pdf
- 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pdf
- 花岗岩形成的热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进展.pdf
- 苯甲酸类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性研究.pdf
- 英国甲真菌病管理指引解读.pdf
- 菲涅尔透镜Fresnellens.pdf
- 荷马特复轨系统.pdf
- —向AAVSO提交观测结果.PDF
- 一修理手册.PPT
- 一枚金币岫岩岫光小学史翠萍阅读教学随感教师进修学院杜艳.PPT
- 一机台基本操作NPM基本操作及生产数据修改-红软基地.PPT
- 一株高效苯酚降解菌的选育及降酚性能研究-微生物学报-中国科学院.PDF
- 一种不含粘结剂的生物有机无机全元复合微生物肥料南京农业大学.doc
- 一样品资料库管理-嵩赞油封.PPT
- 一种侧基横挂偶极单元的聚苯撑乙炔的光学性质-应用化学.PDF
- 一种低单盘故障恢复开销的局部修复码-计算机工程与应用.PDF
- 一种咔唑基二苯乙烯诱导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PDF
- 一种基于比特币算力信用的分布式支付系统BHP支付-BHP算力公链.PDF
- 一种基于相对滑移率的电动汽车电子差速控制方法研究-机械工程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