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打开学生灵性的天窗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 有效阅读:打开学生灵性的天窗 摘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农村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相对较少,针对现状,我们教师应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词:激发兴趣 课外阅读 提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课内外的阅读量: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如何培养学生热爱阅读,让课外阅读伴随着学生成长?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故事激趣,巧引学生走进阅读 要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在平时就应该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并要有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我在阅读指导中常常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牵引他们走进阅读。如在一次阅读指导课上,我边播放视频边独白:“清明刚过,我和虎皮猫就带着小猫们,离开了翠湖公园,来到了望龙山下那一望无际的樱桃沟,来到了马小跳的爷爷奶奶家……”,随着故事渐渐展开,我提问“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在这个故事中笑猫和虎皮猫她们玩的快乐么?想了解一个一个温暖而又好玩的故事么?”此时,我拿出了《樱桃沟的春天》一书告诉他们,这是当今童话作家杨红樱的作品,刚才我朗读的故事就来源于这本书中,里面还有更精彩的呢……学生被这些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向我借书……   二、传授方法,启发学生学会阅读     在学习课文时,我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常常运用四步骤:自主感悟、圈划词句、品读妙文、迁移情感。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日积月累”后,为了让学生对《忆江南》进一步的了解,课堂教学中,我用课件向学生播放了江南的照片,让学生用刚从书本中学到的优美的精彩的词句对我们身边的公园进行描述,这样学生在描述过程中很顺利的完成了对《忆江南》这首诗的背诵。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将刚刚学习到的语句在实践中的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拓展时空,牵引学生爱读多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课外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让课外资料充实和丰满我们的语文课堂;从课内再走向课外,让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 我在进行《春天》的作文教学时,把孩子们带到校园的草地上,让他们闭上眼,在草地上尽情地打滚儿,尽情的欢笑,亲近小草,以下是我这堂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闻一闻、摸一摸、想一想,有什么感受?(引导孩子们把“心”沉浸在美丽的春色中,每一个人都变成了“诗人”) 生1:我看到树枝头的芽簇已经颇为肥壮,嫩嫩的,映着天色闪闪发亮,春天就在我们身边。 生2:我闻到了花儿散发的清香,听到了鸟儿的欢唱。 生3:我看到柳树舒展开了黄绿嫩叶的枝条,在微微的春风中轻柔地拂动,就像一群群身着绿装的仙女在翩翩起舞。 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也睡醒了,只见它们伸伸腰,抬抬头,争先恐后地纵情怒放,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 在孩子们尽情感受,尽情想象时,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音乐进行播放引导学生和着音乐把情感抒发出来:“多么美丽的春景呀……”同学们也你一句,他一句的优美的语言喷薄而出…… 在进一步强化孩子们的感受后,再布置给孩子们阅读的书籍,结果,孩子们为了描写出大自然的景色,他们课后查背了许多的古典诗词及散文,等等。这样,学生从阅读中享受到了语文课堂的快乐,创造性思考的空间得到了很大的发挥…… 四、善用评价,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欣赏学生的阅读,让激励实现快乐阅读的提升。由于年级不同,激励孩子阅读的形式也应各不相同: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我常常亲自动手制作卡通人物,如“皮卡丘”、“奥特曼”、“红五星”等等,作为激励学生进行阅读的媒介;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在他们阅读时,我常常投以肯定和赞赏的目光,或高声的表扬“你的知识量比老师还多哦”、“百事通,老师向你了解点典故,知道么?”……赞叹声中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更迫切的阅读欲望。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让学生想读、会读、多读、爱读,最终达到尽可能读好的目的。我想,这将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 参考文献: [1]杨炳华 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教学月刊 2002.7.8 [2]柯赛珍? 新课程下的惊喜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初中科学? 200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