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黄色潜蝇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摘 要 厂 l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idrensis(Blanchard)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害虫。 自1995年在我国昆明首次发现以后,伴随该害虫的迅速蔓延,给我国的蔬菜和花卉 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抽给南美斑潜蝇的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南美 斑潜蝇的一种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一黄色潜蝇茧蜂Opius fiavus Weng et Chen的生物 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在生物学方面,通过田间调查发现,黄色潜蝇茧蜂在植株不同高度上的寄生密度 不同,分布中心随作物生长逐渐向上转移。田间寄生曲线的两个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 月中下旬和10月中下旬。 /成虫在有多头雄虫存在的情况下,有明显的交配竞争行为。单对成虫的平均交配 时间为6.3±1.03分钟,成虫产卵的平均时间为31.06±8.84秒。 在室温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14.3±2.08天。行两性生殖时雌虫的平均产 卵量为57.03±2.1粒,子代性比早:6=1-16:1:行孤雌生殖时雌虫的平均产卵量为 97.56±3.2粒,后代均为雄虫。 不同营养处理对成虫寿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提供20%蜂蜜的情况下寿命最长。 雌虫平均为18.44+2.11天,雄虫平均为13.33+2.37天,显著长于空白、清水和新 鲜豇豆叶片三种处理的雌雄虫寿命。三种处理雌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4.00±1.17 天、4.38±1.20天和9.3l±1.71天:雄虫的平均寿命分别为3.80±0.98天、4.21 ±1.34天和4.07_+2.01天。点 在生态学方面,通过室内实验发现温度对黄色潜蝇茧蜂的发育、繁殖均有显著的 影响。f黄色潜蝇茧蜂卵、幼虫、蛹的发育起点分别为8.518℃、9.909C和8.656℃, 有效积温则分别为60.27、65.75和87.78 ILl度: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9.631℃以上 的有效积温203.04日度。种群世代平均发育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其关系式为: y一1.7716x+62.9181(r一0.9713)。成虫寿命与温度之间呈直线负相关,其关系式为: y=30.06—0.7592x(r一0.9752)。成虫的平均总产卵量Y与温度x呈抛物线相关,其关 系式为:y—1.1lx2+47.45x一415.65(r=O.9825)。在恒温实验条件下,黄色潜蝇茧蜂 实验种群在21℃时,种群增长最快,种群净增长率为52.15,周限增长率为1.1935。太 南美斑潜蝇幼虫密度对黄色潜蝇茧蜂的寄生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寄主的幼虫密度 和寄生蜂的寄生能力之间的关系可用Holling功能反应模型II来模拟。 (矗=罟詈器 (矗=罟詈器 (肠为寄生数,肋为总寄生时间,肥为寄主幼虫密度)。从模型可 看出,寄生蜂对寄主幼虫的瞬间攻击率为0.3886,寄生一头幼虫需0.624小时。因 此,单头雌蜂在一天内寄生幼虫的最大理论值为38.46头。 寄生蜂个体之间存在彼此的干扰反应,黄色潜蝇茧蜂自身密度对其寄生能力的影 响可用模型:a=(驴一”(其中a为发现域,尸为茧蜂密度)来表示,在N-寄JZ 密度下,寄生蜂密度越大,发现域越小。其关系式为a=0.0899 P卸·2629 室内药剂实验的结果表明:渗透能力较强的阿维菌素类农药对南美斑潜蝇的幼虫 和蛹有较好的毒杀效果。由于蛹壳对南美斑潜蝇的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蛹的死亡率 相对较低。有熏蒸作用的农药对两者的成虫都有较强的毒杀作用。蜂类敏感的农药 对黄色潜蝇茧蜂的幼虫、蛹、成虫的毒杀作用都很强。黄色潜蝇茧蜂的幼虫、蛹对农 药的敏感性差异不显著。从总体来看,化学农药对寄生蜂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南美斑潜 蝇的影响。1 了 关键词:南美斑潜蝇;黄色潜蝇茧蜂;生物学: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0968.1 6 祸建农林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 祸建农林大学2002届硕士论文 黄色潜蝇茧蜂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 1前言 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Blanchard)Y..称,拉美斑潜蝇,英 文名称South America leafminer。隶属双翅目(Diptera)、潜蝇科 (Agromyzidae)、斑潜蝇属(Liriomyza),系Blanchard在1926年于瓜叶 菊上首次发现和记录的,是目前花卉和蔬菜上重要的世界性害虫 。自 1926年报道以来,直到60年代有关的报道很少,70年代后随贸易在全世 界范围内迅速地蔓延,先后在许多国家有所报道。70-80年代有阿根廷、 美国、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瓜德罗普等;80年代后在 欧洲的荷兰、德国、意大利、捷克斯洛伐克,大洋州的澳大利亚相续发生、 危害。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把该害虫列为检疫对象[2-13】。我国最早于1995 年在云南蒿明县杨林镇的洋桔梗和菊花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