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界 ISSN1007-2438 2016年第23期 新闻与传播
以问题为中心:传播学与符号学之互补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董天策教授访谈
董天策 何一杰
访谈时间 2016年7月3日
人物简介 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会长,中国传播学会
副会长,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委。2008年入选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教
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先后在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任教,主要从事新闻
传播理论、媒介文化与媒介批评、网络与新媒体等领域的研究。
何一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符号学,传播符号学。
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6.23.008
何一杰(以下简称何):董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
之前学习的是唐宋文学,任教之后则转向了传播学。您觉得学习文学的经历
对您之后的研究有什么影响吗?
董天策(以下简称董):我本科读汉语言文学,硕士读中国古代文学,走上
新闻传播学的道路,非常偶然。学古代文学是因为当时觉得古代文学很有学
问,不仅要研究古代的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还要研究各种典章制度,历史演
变,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门大学问,所以跟随郑临川先生读了唐宋文学。硕
士毕业分配到电子科大人文社科系,系里安排的第一门课是传播学。这是完
全没想到的,但也没办法,只好到处托朋友买书,开始自学,边学边教。古代文
学专业性很强,没在专业的环境中,过几年就空疏了,何况我还是刚刚入门。
所以到底以什么作为自己的专业,当时很苦闷。一九九四年四川大学邱沛篁
教授主编《新闻传播百科全书》,邀我参加,后来说干脆把我调过去。九六年到
了川大,就下定决心,彻底转行了。
要说学古代文学对研究新闻传播的影响,我觉得在于文化底蕴和人格精
神方面。譬如读屈原、读杜甫、读陆游、读辛弃疾,自然也就忧国忧民,关心时
事,以报效国家作为精神追求。这种入世精神与新闻传播的责任担当与历史
使命是完全相通的。当然,古代文学也有另外一个传统,像陶渊明、苏东坡,或
归隐自然,或放达人生,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决不同流合污。去掉其中的遗
新闻与传播
世成分,这个传统的独立精神也是新闻传播工作 的,经济的,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处于剧烈变革过
者是很需要的。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现代新闻业 程中,急得人们两只眼睛总是盯住眼前,总是着
是随着民主政治而发展起来的,就中国而言,新 眼未来。未来媒体格局怎样,谁说得那么清楚?
闻业的产生也恰恰是在开启民智和推进现代化 处 在 大 变 革 大 变 动 时 代,我 们 其 实 应 该 静 下 心
的进程之中。新闻传播是对社会的及时介入,积 来,在关注现实变化的同时,还要往回看,回到历
极介入,采编技巧只是入门路径,一个记者编辑 史的现场,回到历史的纵深,去领悟一些根本性
要真正成功,靠的是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这些 的东西。所以,不仅要广泛涉猎,而且要深刻思
东西和文学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考。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人文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科技期刊众筹出版风 险规避及可行性 探究.pdf
- 2016年舆论监督历史演进的技术逻辑及其展望(下)——以传播技术史学为研究 视角.pdf
- 2015年网络舆情传播的从众 效应.pdf
- 2016年中韩真 实事 件电影之改编观念 比较.pdf
- 2015年网络舆情联想叠加的基本模式及反思——基于相关案例的综合 分析.pdf
- 2016年准确把握新闻舆论工作的“四个牢牢坚 持”.pdf
- 2016年自媒体时代下“反转型新闻”的 探讨.pdf
- 2015年微博“大V”舆情新态势与治理 策略.pdf
- 2017年_中国电视生态节目的兴起、表现形态及发展 思考.pdf
- 2016年论网络空间国家主权存在的正当性、影响因素与治理 策略.pdf
- 2015年重大时政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与发展——以《新闻联播》对“十八 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的报道 为例.pdf
- 2016年网络空间无政府主义思 潮 审视.pdf
- 2016年网络引导要听民 意聚 共识.pdf
- 2016年中美婚恋交友电视真 人秀节目特征比较——以《非诚勿扰》《郎才女貌》 为例.pdf
- 2016年影像时代的“多媒介革 命”.pdf
- 基于成都市青少年媒介素养调查的样本 分析.pdf
- 基于社会网理论的博客影 响力测.pdf
- 走转改_为打通_两个舆论场 媒体时代党报提升舆论影响 力的路径_王.pdf
- 2016年舆论的公共性与公众性价值_生成、偏向与融合——一项思想史的 梳理.pdf
- 基于网络媒介双重特性的社会管理路径研.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