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发展历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科举制灭亡 明清两朝继承了唐宋以来的科举制,用它来选拔官吏、培养人才。在科举考试中发明了“八股”之法。八股文又称“制义”或“制艺”,专取《四书》、《五经》命题。每篇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或收结等九部分组成。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这就是“八股文”名称的由来。 为了科举中试,科场舞弊极为严重。应试举人用代充“枪手”、抛砖头、丢纸团、放鞭炮、放鸽子等各种方式将答卷传入考场内作弊。为了杜绝各种科场舞弊行为,两朝专制皇帝也不惜以斩首、流放等严酷刑罚,但收效甚微,因为中试当官的诱惑力远远大于严刑酷法的威慑力。1906年,清朝政府被迫宣布停止科举。 (二)古典文化大集成 1、《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早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 2、《康熙字典》: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 《康熙字典》 3、《四库全书》迄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 (79337卷,2290916页) 《四库全书》 (三)明清小说 明清中国社会的一大变化就是城镇的空前繁荣。明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尤其是中叶后,苏杭等城市是商业中心。城镇的繁荣必然带来市井文化的昌盛,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明清小说是一种通俗文学,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以描写世态人情为旨趣。 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金瓶梅》(兰陵笑笑生),“四大奇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拟古派、曹雪芹《红楼梦》人情派、吴敬梓《儒林外史》讽刺派、石玉昆《三侠五义》侠义派 (四)西学东渐 明清时代的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文艺复兴运动达到顶峰。传教士竞相来华,给明清之际的中国带来了西方文化。比较著名的来华传教士有意大利的利玛窦、龙华民、熊三拔、罗雅谷,葡萄牙的阳玛诺,德国的汤若望,法国的金尼阁,瑞士的邓玉函等。把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绘画艺术、手工艺(如葡萄酒制作)等传入中国。 思想启蒙 知识分子开始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危机,使改良主义的思潮进一步高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了声势浩大的维新运动,其主要代表有康有为、严复、谭嗣同、梁启超等,形成一个解放思想的启蒙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辛亥革命 1911年辛亥革命的成功,摧毁了自秦汉以来两千余年的封建皇权政治制度,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君父一体,家国同构”政治基石,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私有、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封建自然经济基础。面对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近代社会,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对民族危亡,中国文化踏上了新的征途。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少年中国,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中国文化的现代走向 全球化与民族性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符合汉武帝无上至尊的心理。董仲舒的建议和推行,使文化儒学变成了政治儒学。儒学成了运行于庙堂宗社和江湖的显学与精神轴心,法家学说成了统治的辅助工具,道家开始向民间转化,并逐步朝宗教方向发展。“入则仕,出则隐”的中国主流文化格局被确定下来。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秦汉的大一统之后紧接着是魏晋南北朝近400年(220-581)的分裂。分裂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契机,大一统的文化再次走向多元化。 四、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融合 佛教东来 东汉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5年),明帝派 蔡愔、秦景到印度访求佛法。两年后即公元67年,使者带回印度僧人和一批佛经,并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白马寺成为中国佛教祖庭。 法显(约337—约423),东晋旅行家,佛经翻译家,山西人。中国僧人到天竺留学的先驱者,为了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而西行取经。历时14年,回国后译经6部63卷。撰《佛国记》,为重要史籍。 南朝宋文帝和梁武帝大力倡导。梁武帝时有位云光法师讲经,感动了上天,居然天花纷纷坠落——“天花乱坠”是也。两晋共译佛经250部约1300卷,僧尼3万人。南朝共译佛经500部1000余卷,梁武帝时有寺院2846所僧尼10万人。北朝译经100余部300多卷,寺院有3万所左右,僧尼200万人之多。 寺院建筑和石窟艺术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 四川峨眉山 山西五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