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影 视 90年代后,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特点是创作规模大,产量激增,电视剧品种、类型更加丰富,风格多样化,艺术水准大大提高,出现了真正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流行电视剧。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和流通面临的是一种非市场性与市场性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而且两种制作方式都产生了一些有广泛社会影响和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剧。 回目录 90年代后,中国电影创作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政治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夹缝中,出现了以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为主导,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念、多种意识形态体系共生并存的状态。 一是“主旋律”创作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创作现象。 二是伴随国营电影发行体制的解体,大众对娱乐消费的需求增加。 三是出现了一批以国际电影节为突破口的“新民俗”片。 四是“第六代”电影人以其在电影观念和影像形态上的独特性构成了新生的电影群体风貌。 一、观众最多的《渴望》与《北京人在纽约》 1990年,大型电视连续剧《渴望》创下中国电视剧收视率新纪录。《渴望》剧情跨越1969—1990年中国社会复杂多变的二十年岁月,通过三个家庭三代人之间围绕丢弃孩子、收养孩子、归还孩子的曲折情节,展现了女主人公刘慧芳的命运遭际,叙述了一个冲突迭起充满悲欢离合的煽情故事。 《北京人在纽约》(1993)根据旅美作家曹桂林同名小说改编,是第一部全面描写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赴美移民浪潮中北京人在美国的生存状态的电视剧。它是一个经典的关于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作品可以说是对所有做过“美国梦”的中国人的一个回应。 二、《编辑部的故事》与《我爱我家》 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90 年代以后,中国的文化主流逐渐背离了这一思想、美学和文化传统,开始了大众化转型,使文化越来越明显地出现了新的特征 。 除了受到政府行政机制资助的“主旋律”影视创作以外,与80年 代的影视文化不同,这时期的许多影视作品都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孜孜以求,也不再把影视产品当作济世救民、普度众生的神赐的法宝,不再用影视艺术来显示知识分子的精神优越和智力优越,张扬那种普罗米修斯式 的人格力量和悲剧精神。 (一)《编辑部的故事》 一部京味浓郁的系列剧,该剧选择当时社会热门话题作为喜剧题材,用指桑骂槐的喜剧方式,宣泄了当时中国大众对于政治、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失望和对于社会思潮的复辟倾向的嘲弄,在当时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共鸣。 另外,《编辑部的故事》采用企业赞助的融资方式,并首次将广告随电视剧捆绑播出,同时还在电视剧中利用剧情为赞助企业做隐性广告(后来被人们称为“软广告”),这种生产方式为电视剧的商业化运作开辟了一种途径。 (二) 《我爱我家》 1992年,英达和王朔策划了中国第一部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于1994年播出,标志着中国情景喜剧的诞生。《我爱我家》主要描写了生活在北京的一个普通的六口之家每天发生的一些充满了喜剧色彩的故事。 其主题首先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意识形态的嘲弄、超越和扬弃。其次,讽刺现实生活中的陈规陋习和各种新滋生的丑恶现象。第三,沿袭了王朔惯用的反讽。第四,该剧塑造了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人物不是“高大全”式的正面人物,而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 三、言情电视文学《过把瘾》、《牵手》、《空镜子》、《中国式离婚》 1994年播出的电视剧《过把瘾》是根据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改编的,它是王朔影视作品中最受人们欢迎,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言情电视剧。那几年,杜梅和方言的爱情故事成为活在人们心目中的爱情经典。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结婚、离异、重归于好直到永别,被演绎得精致朴实、耐人寻味。它以一种无深度平面化的方式,把一对小男女的感情纠葛演绎得淋漓尽致。 《牵手》涉及当时热门的婚外恋话题,力图通过婚外恋故事来探讨现 代城市中人们的情感问题。 《空镜子》是一部“市井言情”作品。《空镜子》的主人公孙家姐妹 生长于北京四合院,是典型的北京普通人家的女儿。 《中国式离婚》与《牵手》不同,编剧一改往常对婚姻危机的理解, 不再把婚姻的失败归结于第三者的出现等外部因素,第一次把笔触 延伸到婚姻内部的深层次矛盾。 四、作家与影视生产 当今时代被称为一个“读图”时代,传统的书本、纸媒阅读方式逐渐转变为种种不同的读图方式。视觉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中,作为传统印刷文化的生产者的作家,其创作方式和存在状态也受到了巨大挑战。 作家们刚刚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大束缚,还没顾得上多呼吸自由空气,就突然发现自己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市场经济。 王朔无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1984年王朔发表《空中小姐》,以其“顽主” 系列小说逐渐登上文坛。1990年,王朔参与我国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创作,1991年王朔又创作了电视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二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六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七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三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五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十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三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十八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十二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十九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六章(一).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七章(二).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七章(三).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三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四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五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一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十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四章.ppt
-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课件 第五十章.ppt
最近下载
- 广州市萝岗区凤凰山隧道工程TJ-04合同段 路基高边坡施工“12.29”坍塌 较大事故调查报告.doc VIP
- 新解读《GB_T 18319 - 2019纺织品 光蓄热性能试验方法》最新解读.pptx VIP
- T∕CABEE 030-2022民用建筑直流配电设计标准.pdf VIP
- 高中政治大单元教学设计案例.docx VIP
-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 第4课童年的音乐 白桦林好地方 课件(共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5年中国方便粉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畜牧养殖业项目融资方案.docx VIP
- 煤矿职业健康操作规程.pdf VIP
- 中建给排水设计控制要点技术指南(94页).pdf VIP
- 2025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