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课件元代山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元代山水 元初,国势平稳,人们从不知存亡几时的紧张状态中摆脱出来,人心又恢复了“生态”和“弹性”,重新展向自然。 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洞庭东山图》、《吴兴清远图》以及“元四家”所画的《天池石壁图》、《青卞隐居图》、《富春山居图》等等多是受到客观自然风景的感化而作。倪元林的画一眼便可看出是无锡太湖风光。 元代社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代抒情写意画。所谓写意画,指的是作者随手点染地写出客观自然的意态,但在客观自然的意态中也能表露作者的心意。中国的士人受儒、道精神支配较多,儒、道皆是反对过于偏激的,而是主张中庸和柔和的。所以,南宋那种表现激烈情绪的绘画,除了特定的历史时期外,士人们是很难接受的。 元代渗透着奴隶制因素的封建农奴制和带有鲜明的民族压迫色彩的社会,造成了它的政治和文化的特殊性。 在政治上,他们制造民族之间的矛盾,推行一种民族歧视政策,把各民族人民分为贵贱四等。 元代取消了科举取士,一代士人失去了晋身之阶。 托古改制的领袖—赵孟頫 赵孟頫的生平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德芳之后。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仕隐两兼,他虽为贵胄,但生不逢时,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他的父亲赵与告官至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頫以很好的文化熏陶。 但赵孟頫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家境每况愈下,度日维艰。他的生母丘夫人流泪告诫他:“汝幼孤,不能自强于学问,终无以成人,吾世则亦已矣。” 孟頫26岁时,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完全被元军消灭光。他的母亲又一次告诫他:“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世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 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等十余人,被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初至京城,赵孟頫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元世祖赞赏其才貌,惊呼为“神仙中人”,给予种种礼遇,被任命为从五品官阶的兵部郎中,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 至元二十九年 (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孟顺便借病乞归,夏秋之交终于得准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吴兴。 赵孟頫在江南闲居四年,无官一身轻,闲情逸致与鲜于枢、仇远、戴表元、邓文原等四方才土聚于西子湖畔,谈艺论道,挥毫遣兴,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大德三年 (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官位虽无升迁,但此职不需离开江南,与文化界联系密切,相对儒雅而闲适,比较适合赵孟頫的旨趣,他一直干了十一年。 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拜赵孟頫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次年五月,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是为仁宗。他登基后不久,立即将赵孟頫升为从二品的集贤侍讲学士、中奉大夫。延祜三年(1316),元仁宗又将赵孟頫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 至此,赵氏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氏艺术的出类拔萃,赵孟頫晚年名声显赫,“官居一品,名满天下”。 赵孟頫出仕后,“被遇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当他受元朝统治者恩宠时,他又得意的一面,但更多是痛苦的一面,而且最深沉处是痛苦。首先表现出后悔。 其《罪出》一诗最为深刻:“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已云然,见事苦不早。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误,野性期自保。” 赵孟頫的绘画美学思想有三个方面, 一是特重传统(古意) 一是注重师法自然 一是重视书法笔意 这三条在南宋绘画中,几乎全部被抛弃了。所以赵孟頫重新提出,并加以强调。 但这三条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把“古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古意”就是传统。他明确提出:“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意。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丛生,岂可观也。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次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清河书画舫》) 所谓“古意”,其主要内容是指崇尚晋唐、五代、北宋绘画及其文化传统,倡导古法的法理和意趣,反对“近世”即南宋绘画的观念,是指“用笔纤细,刻画精细,傅色浓艳”的院体花鸟画。“古意”论是贯穿赵孟頫一生的绘画思想,也是他绘画理论的核心部分。 赵孟頫反对“南宋院体”画风,不满意画院众工的“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也不满意文人画重神轻形的“墨戏”画风。而要求变文人画的“墨戏”为形神兼备。 赵孟頫就向北宋之前的传统探求“古法”,深入学习晋、唐的传统技法 。 这其中蕴含着赵孟頫两点思想追求;其一是继承了北宋文人画的思想内涵,对于所描绘的物象,是从精神上把握整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