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3): 377-390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DOI: 10.11849/zrzyxb
低效(闲置)铁路存量用地综合开发利用策略分析:
方法与实证
1a 1a,1b* 2 2 1a 1a
刘 晶 ,金晓斌 ,张志飞 ,鲍桂叶 ,杨绪红 ,黄学锋 ,
1a 1a,1b
陆昱颖 ,周寅康
(1. 南京大学a.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b. 自然资源研究中心,南京 210023 ;
2. 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南京 210000 )
摘要:铁路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伴随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铁路
运营里程快速增加,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但受行业特点、线路规划、功能设计、土地管理等因素
的影响,既有铁路用地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低效利用或废弃闲置土地。由于铁路用地具有公益
性、无偿划拨性、使用无期限性等特点,在当前支持盘活现有铁路用地、鼓励实施土地综合开发
的背景下,根据既有铁路用地的利用性质及设计功能的发挥情况,在对土地利用效率进行综合
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低效(闲置)铁路存量用地的资源条件和利用态势提出优化开发途径,结合
潜在利用方向进行综合潜力评价,进而提出综合开发利用策略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
效途径。研究以建设用地改造方向为重点,选取南京市区范围内4 宗低效(闲置)铁路存量用地
进行案例分析,以期为开展低效(闲置)铁路存量用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分析思路,对推进铁
路存量用地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提供策略参考。
关 键 词:铁路用地;低效(闲置)用地;潜力评价;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F532.3; F3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7)03-0377-14
铁路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显著地位。
在投资方面,铁路建设从2000 年的30 亿元增加到2014 年的8 000 亿元,年均增幅达到
4
24% ,远高于同期GDP 的增长幅度;在通车里程方面,铁路线路从2000 年的6.87× 10
4
km 增加到2014 年的11.18×10 km ,总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位。根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4
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铁路发展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规划新建铁路线2.3×10 km 。
铁路用地作为保障铁路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资源设施,是发挥铁路功能和维护运输安全
的重要条件。铁路在用地管理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用地性质、供应方式、使用期限等
方面。铁路属于国家公用事业,在承担生产运输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维护国防、抗震救
灾、紧急救援等公益性运输任务,是公共利益的物质载体;在土地供应方式上,铁路交
通设施用地属于 《划拨用地目录》(国土资源部 〔2001 〕9 号)范围,多采用划拨方式供
地,其使用一般没有期限限制。
收稿日期:2016-04-26 ;修订日期:2016-07-04。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120091110014 )。[Foundation item: The Ph.D. Programs Foundation of Minis-
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 No. 20120091110014. ]
第一作者简介:刘晶 (1992- ),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主修土地利用与规划。E- mail:
17748440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82-2015年长江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pdf
- 1985-2015年陕西黄土台塬表层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pdf
- 1996-2015年巴音布鲁克天鹅湖高寒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分析.pdf
- 2000-2014年四川省气溶胶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子定量研究.pdf
- 2000-2015年深圳市建设用地坡谱演变研究.pdf
- 2007-2016年上海市暴雨特征及其与内涝灾情关系分析.pdf
- 2013-2015年青藏高原玛多地区两次动态融雪过程及其与气温关系对比分析.pdf
- 2016年海洋和大气环流异常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pdf
- GCM预测情景下中国21世纪干旱演变趋势分析.pdf
- GPM卫星降水数据在黑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价.pdf
- 滴灌背景下玛纳斯流域绿洲内外荒地土壤盐分时空变化趋势分析.pdf
- 地理探测器方法下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变化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研究.pdf
- 地球系统模式CESM模拟的ENSO变率与中国东部降水格局.pdf
- 地下水漏斗区农户冬小麦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河北衡水为例.pdf
- 东北典型黑土区讷谟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沟蚀影响研究.pdf
- 冬季长江口渔场游泳动物群落种类组成和多样性的年代际变化.pdf
- 洞庭湖流域冬季降水的时空变化及与全球海温的关系.pdf
- 都市生态农地空间分布特征、类型及保护模式研究——以广州市为例.pdf
- 多风险源驱动下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以江苏省射阳县为例.pdf
- 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下中国水足迹地区间比较——基于“总量-相关指标-结构”分析框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