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齐鲁工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年产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公段工艺设计
学院名称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年产15万吨合成氨一氧化碳变换工段工艺设计
作 者 姓 名 李西贺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指导教师姓名 袁芳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齐鲁工业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在设计(论文)中加以说明,除此之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齐鲁工业大学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设计(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本设计(论文)。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目 录
TOC \o 1-3 \h \u
摘 要 h 1
第一章 总 论 h 2
1.1 概述 h 2
1.1.1 一氧化碳变换反应的意义与作用 h 2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h 2
1.2 设计依据 h 2
1.3 设计规模与生产制度 h 3
1.3.1 设计规模 h 3
1.3.2 生产制度 h 3
1.4 原料与产品规格 h 3
1.4.1 原料规格 h 3
1.4.2 产品规格 h 3
第二章 工艺原理和流程 h 4
2.1 工艺原理 h 4
2.2 工艺流程 h 4
2.3 工艺参数 h 5
2.3.1 原料气体组分 h 5
2.3.2 工作温度 h 5
2.4 工艺条件 h 5
2.4.1 压力 h 5
2.4.2 温度 h 5
2.4.3 汽气比 h 6
第三章 工艺计算 h 7
3.1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h 7
3.1.1 确定转化气组成 h 7
3.1.2 水汽比的确定 h 7
3.1.3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h 8
3.1.4 中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h 11
3.1.5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h 14
3.1.6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h 14
3.1.7 操作线计算 h 15
3.2 中间冷淋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h 16
3.3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h 17
3.3.1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h 17
3.3.2 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热量衡算 h 19
3.4 低变炉的物料和热量计算 h 20
3.4.1 低变炉的物料衡算 h 20
3.4.2 低变炉的热量衡算 h 22
3.4.3 低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h 23
3.4.4 最佳温度曲线的计算 h 24
3.4.5最适宜温度曲线 h 24
3.6 主换热器的物料与热量的计算 h 26
3.7 调温水加热器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h 28
第四章 设备的计算 h 29
4.1 低温变换炉计算 h 29
4.1.1 已知条件: h 29
4.1.2 催化剂用量计算 h 29
4.1.3 催化床层直径计算 h 29
4.2 中变换热器计算 h 30
4.2.1已知条件 h 30
4.2.2 传热面积的计算 h 30
4.2.3设备直径与管板的确定 h 31
4.2.4传热系数的验算 h 31
4.2.5壳侧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h 33
4.2.6总传热系数核算 h 33
4.2.7传热面积的核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