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9): 1528-1541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DOI: 10.11849/zrzyxb
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行业碳排放及减排效果模拟
1 2
赵巧芝 ,闫庆友
(1.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保定071003 ;2.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2206)
摘要: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中国30 个行业的碳排放和相互流动进行评估,在利用双比例尺度
法对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更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目标情景下的行业减排效果进行模拟。结果
表明:1)行业间的碳排放流动普遍存在,30 个行业中有24 个高碳型,其中12个全过程型、1个表
观高碳型和11个传导型;2 )碳排放流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行业有煤炭采选业、石油天然气采选
业、化学产品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生产供应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其处于网络
中心地位;3)行业间技术经济联系变动引起的减排幅度为12.43% ,最终需求规模上升引起碳排
放上升幅度在70%~90%左右;生产排放系数下调10%的减排效果为8.76% ,下调15%带来的可
能减排效果为13.14% 。通过行业减排目标控制的减排政策效果不太显著,但随着政策目标的
严格程度上升有所改善。研究结论有利于中国差异化行业减排对策的制定。
关 键 词:碳排放流动;投入产出模型;双比例尺度法;减排效果
中图分类号:X 196;F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037(2017)09-1528-14
中国政府制定的碳减排2020 和2030 年目标,对中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提出了严格的
目标约束条件。《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2012—2020 )》、《轻工业发展规划
[1-2]
2016—2020》及 “十三五”规划中对中国的行业节能减排都做了系列安排 。2012 年中
国所有行业碳排放总量占全社会碳排放的90% 以上,是碳排放的主要源头,也是减排目
标实现中的关键环节。关注各行业的碳排放特征及变动趋势,比较各种政策下的可能减
排效果,是中国减排政策优化控制中的重要内容。而各行业生产中的相互消耗,导致碳
在行业间流动,从而使得行业的直接碳排放与完全碳排放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电
子设备制造业生产中直接投入的能源所释放的碳,可能远低于其通过中间产品投入而流
入的碳排放量,从而使得其直接碳排放强度远低于完全碳排放强度。本文通过考察碳排
放在行业间流动规律的基础上,评估各行业的碳排放属性,预测未来各行业碳排放的演
变趋势,模拟不同政策目标要求下可能的减排效果,为制定区别化的行业减排措施提供
依据。
对行业间碳排放流动的研究始于行业生态足迹的测算中,Bicknell 等提出了利用投入
[3]
产出方法测度经济系统中的生态足迹,并以新西兰为样本对其生态足迹进行了评估 。
Matthews 等在对碳排放足迹测度中,界定了行业直接碳排放与完全碳排放,并提出使用
收稿日期:2016-08-15;修订日期:2016-12-09。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科研基金项目 (9160613012);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 (HB 16YJ075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专
项资助项目 (16JDGLB023 )。[Foundation items: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No.
9160613012; Hebei Social Science Fund, No. HB16YJ075; Research Base Project of Beijing Social Science Foundation,
No. 16JDGLB023. ]
第一作者简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县域农业增长空间特征研究.pdf
- 基于城市空间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的高铁新城研究.pdf
- 基于单位面积价值当量因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改进.pdf
- 基于弹簧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应用——以内蒙古自治区陈巴尔虎旗为例.pdf
- 基于地块尺度的黑河中游地区农业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以张掖市为例.pdf
- 基于地貌类型单元的京津冀近10 a土地覆被变化研究.pdf
- 基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资料的中国区域日降水融合产品精度评价.pdf
- 基于典型学术期刊文献的资源科学研究态势探讨.pdf
- 基于度-时法的哈尔滨冬季采暖强度评价.pdf
- 基于多规合一的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pdf
-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碳足迹研究进展.pdf
- 基于土壤渗透系数的吉林省湿地补给地下水功能分析.pdf
- 基于系统投入产出和生态网络分析的能源-水耦合关系与协同管理研究——以湖北省为例.pdf
- 基于乡镇地域主导功能定位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策略研究.pdf
- 基于选择实验法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以四川温江为例.pdf
- 基于遥感估产的2006-2015年青海果洛与玉树地区草畜平衡分析.pdf
- 基于遥感影像的江西省水体资源和水产养殖结构空间异质性分析.pdf
- 基于遥感与随机森林算法的陕西省土壤有机质空间预测.pdf
- 基于夜间灯光的城市居民直接碳排放及影响因素——以中原经济区为例.pdf
-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低影响开发对城市内涝削减效果模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