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樽運河的新舊面貌 1980年 2007年 小樽運河的存廢問題 1966年:地方行政部門為解決小樽當地環境品質急速惡化,決定填埋運河,闢建成寬闊的交通幹道,開始從事埋河造路的工程。 1972年:施工到運河邊的石造倉庫群時,居民認為應該保護這些美麗的建築,並重新評估道路工程的意義,遂於隔年年底組成「小樽運河保存協會」的籌備會。 「小樽運河保存協會」 1975年:「小樽運河保存協會」總會成立 決議文內容:身為小樽市民的我們,深盼 能夠凝聚大家愛鄉護土的心,堅決保護故 鄉的歷史和美景。我們自認為有這個責任 和義務,也要把這樣的光榮傳給下一代。 謹以獲得上千同志、上萬人士支持誕生的 『小樽運河保存協會』之名,每個人用自 己的一顆心和一雙手,重建自己的家園。」 小樽運河終被保存 1983年:「小樽運河百人委員會」 成立,獲得全市18萬人口過半數人 的簽名支持,使這項運動在1983至 1984年間達到最高潮。 1984年 3 至 8 月期間,「填埋運 河」工程在輿論聲討之下,被迫暫 時凍結。 小樽運河保存運動的重要性 小樽運河保存運動不僅是一項反 對填埋運河的運動,它更帶領了 許多市民來到運河周圍,共同參 與有關運河保存的相關活動,從 運河保護到社區營造的概念,也 在此時傳播開來。 小樽社區營造總規劃的六個地區 小樽運河社區總體營造的影響-1 在石造倉庫和歷史性建築物中,舉行一 系列演講、相聲等活動,將以往靜態的、 僅供參觀的文物保存,轉變為動態的、 將歷史建築物再生的、具有生活感與觀 光價值的新保存手法。 進而使居民與小樽運河的關係更形密切, 不僅了解到小樽運河的歷史,也重新認 識了小樽這個城市。 小樽運河社區總體營造的影響-2 這項受到全日本矚目的運河保存運 動,吸引了大量的觀光客,根據統 計,1985年有270萬人,1990年有 300 萬人,1992年有 500 萬人。 目前每年超過 600 萬人次的觀光 客,給小樽帶來了無限的生機。 鶯歌老街 以產陶著名的臺北縣鶯歌鎮,昔日被稱為「鶯歌石莊」,因該鎮北方山脈屹立一塊鶯狀石而得名。當地俗諺謂「好天落坱(yan,鶯),下雨落糕(gou,歌)」,傳神的點出鶯歌燒窯時煤煙四散,下雨後泥濘不堪的窘迫景象。 1906年 2007年 鶯歌老街(1906與2007) 鶯歌陶瓷業的發展歷史 鶯歌的陶瓷創始於清嘉慶九年(1805),因當地盛產陶土,又擁有豐富的煤礦、相思樹等可用來燒陶的燃料,陶業因而興起。 日治時期,陶瓷業持續成長。 1962年時,更因參加美國的國際博覽會,使陶瓷產品得以大量外銷,聲名大噪,不僅成為臺灣陶瓷生產中心,更被譽為「臺灣的景德鎮」。 鶯歌陶瓷業的衰退 快速增加的陶瓷廠,也帶來更多的窯廠與空氣汙染。環境惡化與同業競爭,一度使鶯歌陶業發展出現危機。 1980年代末期,經濟不景氣加上生產建築瓷、衛浴瓷的市場需求減少,又面臨中國、東南亞地區低成本的競爭,使得陶瓷業外移,鶯歌的產業發展遂面臨新的危機。 臺灣陶瓷產品進出口值曲線圖 因應對策 鶯歌居民自1987年起,自發性舉辦「陶 瓷博覽會」來推廣陶瓷製品,將其結構 由陶瓷工業轉為以陶藝創作為主的觀光 產業。 1994年「陶瓷博覽會」更名為「陶瓷嘉 年華」,舉辦一系列「陶瓷之旅」等介 紹陶瓷的講座。 鶯歌陶瓷嘉年華活動地圖 「鶯歌陶瓷藝術發展協會」 1995年社區居民成立了「鶯歌陶瓷藝 術發展協會」,將老街規劃成商店街, 也同時將老街的街道整體景觀重建。 鶯歌老街再造工作於2000年完工,引 進許多陶瓷工作室進駐,教導觀光客 認識陶藝,欣賞陶業文化,帶來了許 多觀光收入。 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也在2000年開幕,介紹今昔臺灣和鶯歌的陶瓷發展,使這項產業文化更趨精緻化與深度化。 鶯歌老街社區總體營造的影響 藉著官方的陶瓷博物館和民間社 區重建的鶯歌老街,使陶瓷文化 得以在鶯歌發揚,鶯歌社區也得 以永續發展。 宜蘭無尾港 「無尾港」舊稱「馬賽港」,位於蘭陽平原南端,蘇澳鎮武荖坑溪(又稱新城溪、馬賽溪)以南,澳仔角以北,清朝時原為武荖坑溪的出海口。 1906年 無尾港的由來 1968年因颱風帶來了山洪暴發,土石淹沒了農田,沖毀了出海口的水門。洪水過後進行農地重劃,填平了功勞埔至港口之間的河道,並將武荖坑溪的溪水全部引到頂寮附近出海,這些過程造成了原來的出海口淤積,出海口附近的舊河道也逐漸轉變成沼澤溼地,並成為每年秋冬候鳥的棲地,此地也被稱為「無尾港」。 無尾港(1980與2008) 2008年 1980年 臺灣第一個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設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饮食营养与卫生.doc VIP
- 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计算书.doc VIP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续写故事》课件.pptx VIP
- 2025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真题.pdf VIP
- 尼康D5200使用说明书_大陆_VRUM_SG(Sc)01.pdf VIP
- 管理会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安徽财经大学.docx VIP
-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1课时 口算和估算 课件 2025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ppt
- 选煤厂操作规程汇编.docx VIP
- 202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享运营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青岛版信息科技第3册学历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