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及其作为限进材料的应用-药物分析专业毕业论文.docxVIP

廉价硅源制备二氧化硅微球及其作为限进材料的应用-药物分析专业毕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二氧化硅材料由于具有机械强度高,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易于表面修饰等诸 多优点,在化学合成,生物医药,环境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多孔 结构的球形二氧化硅材料又因其具有形状规则,粒径范围可控,比表面积及孔容 高等特点,在色谱分离,催化,生物探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目前二氧化硅微球通常由溶胶-凝胶法,硅珠堆砌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备。溶 胶-凝胶法原料价格昂贵,中间产物老化时间长;硅珠堆砌法中易生成微球二聚 体,原料利用率低;喷雾干燥法中易生成空心球,微球机械强度差,球形不规整, 同时需要昂贵的设备,限制了二氧化硅微球的大规模生产。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发展操作简便易行,原料价廉易得,粒度和孔径可调的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从廉价硅源出发,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和水/油/水 (W/O/W)界面反应,制备了球形规整,机械强度高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降 低了生产成本,易于大规模生产,并实现了对其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的控制; 具有不同孔结构参数的二氧化硅微球可以作为限进材料的优良基质。论文主要内 容如下: 以硅溶胶作为硅源,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球形圆整,分散性好,机 械强度高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以水玻璃作为硅源,通过 W/O/W 界面反应,制 备了比表面积大,平均孔径和孔容较大的多孔二氧化硅微球;综合以上两种方法 各自的优点,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以水玻璃通过阳离子交换作用得到的硅酸溶液 作为硅源,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多孔二氧化硅微球。所得微球外观圆整, 分散性好,机械强度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经筛分后所得产品粒径均一, 便于大规模生产。通过对制备以及后处理条件的控制,实现了对二氧化硅微球的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参数的调控,比表面积范围 124.3 m2·g-1~597.3 m2·g-1,平均孔 径范围 2.487 nm~13.97 nm,孔容范围 0.3354 cm3·g-1~0.8314 cm3·g-1。 以四种具有不同孔径和比表面积的二氧化硅微球为基质,制备了外表面键合 亲水二醇基,内表面键合疏水十八烷基的限进介质固相萃取剂。这种材料既可以 保留小分子疏水化合物,同时合适的孔径保证了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不能进入孔 内,且表面亲水的二醇基保证了其在吸附剂的外表面不会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和吸 附。另外,不同孔径的限进性介质对胸腺五肽,鱼精蛋白结合的胰岛素和牛血清 蛋白三种不同分子量的多肽和蛋白质表现了不同的吸附行为。这些特性使得具有 不同孔径的限进性介质在生物样品分离分析的领域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多孔二氧化硅微球,廉价硅源,比表面积,孔结构,限进性材料 ABSTRACT Due to their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stabl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easy access to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many other advantages, silica based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synthesis, bio-medicin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other areas. Spherical silica materials with porous structure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chromatography, catalysis and biological probes because of their regular shape, controllable size range and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sol-gel, polymerization-induced aggregation and spray drying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preparation of spherical silica materials. These methods, however, all have some limitations. In sol-gel method, expensive raw materials are employed and long aging time is required. Polymerization-induced aggregation suffers from dimer formation and insufficient utilization o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