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还原酶1基因克隆表达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DOCVIP

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还原酶1基因克隆表达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 金一§,柯雪丹§, 余传信*,宋丽君,王玠,殷旭仁,沈双,陶永辉,张英, 许永良,杨静 [摘要] 目的 制备重组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rSj Prx1)蛋白,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出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将Sj Prx1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将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转化到E. coli BL21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rSj Prx1蛋白,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从表达产物中纯化rSj Prx1蛋白。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分析rSj Prx1对底物H2O2进行还原的酶活性。用纯化的rSj Prx1蛋白免疫小鼠,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的变化,观察其免疫原性。通过免疫印迹法观察rSj Prx1蛋白对血吸虫感染血清的免疫反应性。以纯化rSj Prx-1蛋白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通过流式分析观察受刺激后RAW264.7细胞表面标志物CD16/32、CD206表达水平的变化,通过RT-PCR检测受刺激后RAW264.7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精氨酸酶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分析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2及IL-10水平的变化,以观察rSj Prx1蛋白的免疫调节功能。 结果 通过RT-PCR获得编码Sj Prx1蛋白的基因片段,并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Sj Prx1-pET28a。含重组质粒Sj Prx1-pET28a的转化子细菌在经IPTG诱导可表达出可溶性Sj Prx1蛋白。纯化的rSj Prx1具有氧化还原活性,可还原底物H2O2。rSj Prx1蛋白刺激小鼠免疫系统可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反应,能特异地被日本血吸虫感染病人、病兔及病鼠血清所识别,但不能被健康人、健康兔及鼠血清所识别,而免疫血清同样可能识别来源于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天然Sj Prx1蛋白,显示rSj Prx1蛋白具有天然的高度特异的免疫原性。rSj Prx1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与M2型转化相关的高水平的IL-10,精氨酸及CD206。结论 rSj Prx1蛋白被成功制备,它具有天然的酶学特性和免疫原性和Th2型免疫调节功能,为进一步发展新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免疫调节方法奠定了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1;基因克隆;表达;纯化;酶学活性;免疫原性;免疫调节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58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BK2008110);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2012ZX10004-220) [作者单位]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新技术研究室,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作者简介] 金一(联系电话邮箱:duodu163.com),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长效药物 §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 E-mail: chxnyu@163.com(联系电话 Express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peroxiredoxin-1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hinese strain) Jin Yi§, Ke Xue-dan§, Yu Chuan-xin*, Song Li-jun, Wang Jie, Yin Xu-ren, Shen Shuang, Xu Yong-liang, Yang Jing Department of Novel Biotechnology for Parasit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Jiangsu Institute of Parasitic Diseases; Key Laboratory on Technology for Parasit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inistry of Health, Wuxi 214064, China § Authors with the same contribution * Corresponding author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and \t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recombinant peroxiredoxin-1 of S. japonica (rSj Prx1). Methods The DNA fragment

文档评论(0)

yuxi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