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注意朗读停顿和重点字词。
方法与过程: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寻找本诗诗眼,感悟诗人家国之愁和身世之苦。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重)
寻找诗眼,感悟诗人蕴涵的思想感情。(难)
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法、点拨法、讨论法。
课时:1
教学过程:
导入:(观赏图片)中国有四大名楼:有王之涣笔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有崔颢笔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黄鹤楼;还有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更有素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盛誉的岳阳楼。岳阳楼以其雄伟壮观气势和巍峨壮丽的风采,古往今来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登楼抒怀。孟浩然看洞庭湖,描绘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雄伟壮观;范仲淹等高楼,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宋代著名的诗人陈与义也登上了岳阳楼,那么他又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共同进入今天的课堂。(板书课题)
知人论事篇
1、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 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南北宋之交著名诗人。诗歌创作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前后两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简斋集》。
创作背景:
靖康元年(1126)春,金破开封,北宋亡。其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时期。之前,他走仕途功名常路,24岁,登进士第,授文林郎。精于绘画,擅长书法,诗名于当世,深受赏识。靖康之难时,他被贬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小官,后加入到逃亡难民行列,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数首诗歌感慨自己“万里来游”,“三年多难”。本课所选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名作赏读篇
学生先尝试朗读。(初步感知)
请学生个性朗读。(纠正字音)
听录音。(明确诗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解决重点字词的解释)
名作赏析篇
诗有诗眼,它是一首诗的灵气所在,可能是诗中最精炼最传神的一个字,也可能是诗歌的主旨句,它对于诗人情感的表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之笔。请同学们找出这首诗的诗眼。(悲)
“悲”在何处?诗人是怎样来表现“悲”的?
(赏析诗句,品读相辅)
诗人在登上岳阳楼时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岳阳楼、帘旌、夕阳、吴蜀故地、湖山、暮色、高楼、风霜、老木、沧波)
——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一幅苍凉悲壮的深秋暮色中游子徘徊无归的悲伤画面。(景“悲”)
诗人登楼后随之又发出了什么样的感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吴蜀横分地”“万里”“三年”“白头”“吊古”“无限悲”——国家残缺、辗转流离、飘泊不定、老大伤悲的凄苦和悲伤。
(己“悲”——国“悲”){结合诗人和创作的历史背景}
小结:以上内容从景“悲”—己“悲”—国“悲”,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残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板书: 帘旌
看 夕阳 景“悲”
老木沧波
登岳阳楼 悲
吊古伤今
想 国家残缺 情“悲”
身世悲苦
招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像本文诗人一样心系家国、命运坎坷的宋朝著名诗人和词人吗?
岳飞—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六)作业布置:
1、当堂背诵;
2、随堂练习:牛刀小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