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 天 莲 叶 无 穷 碧 映 日 荷 花 别 样 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寻乌二中 汪荣坤 作者及作品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他是明末小品文的代表作家。其作品多回忆往日生活,寄寓着故国之思,也流露了不少伤感情绪,写的清丽活泼,细腻生动,极富诗情画意。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把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文中,看似不着痕迹,实际上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淡淡的愁绪。 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 湖心亭 读文言文要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出语气和文言文的味道。 初读课文: 岱 崇 祯 更定 毳衣 雾 凇 沆 砀 长堤 一芥 铺毡 dài chóng zhēn gēng cuì sōng hàng dàng jiè zhān dī 1、我能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2、我能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天与云与山与水 C.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 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 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 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张岱 3、我能读出语气和文言文的味道 再读课文,利用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一、请说出下列括号中的字词的意思: 1、余 () 一小舟 2、上下一() 3、(雾凇沆砀) 4、长堤一(痕) 5、与余舟一(芥) 6、(及)下船 7、(焉得)(更)有此人 8、(客)此 二、试译下列文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中下焉得更有此人。 4、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崇祯五年十二月 是日更定 西湖 湖心亭 张岱、舟子、金陵二客、童子 寒夜看雪 喜逢知音 痛饮而别 试说说本文记叙六要素: 四读课文,品味雪景和作者的感情 2、舟子眼中的张岱及其特点。 3、张岱眼中的张岱。 1、作者眼中的雪景和写景特点 探究一: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雪景? 湖心夜景: 1.总的印象: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全景——广漠 2.特写景物: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特写——渺小 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 白描也叫素描。白描手法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相近于西洋画法上的速写或素描。它们的特征是用简炼的墨色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在写作方法上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用简练朴素的文字,不加渲染,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的形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