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课件 先秦文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pptVIP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史及作品选讲课件 先秦文学――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 第一节 《诗经》总述 1、地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可说是我国第一个诗歌选本,共收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我国古代先民对自己社会生活的歌唱,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2、成为“经”的过程 a、原先称《诗》或《诗三百》 “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孔子对其儿子伯鱼说的)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对学生说的)思想很纯正。 孔子言《诗》或《诗三百》,不曾提到《诗经》这个名称。 b、把《诗》与“经”联系起来 (庄子、荀子) “丘治《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庄子》) 庄子视“经”为典籍,儒家经典,《诗》为其一。 c、称为《诗经》 汉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读经,并以经任用官员,如辕固生。从此,《诗》作为“经”,被官方确立起权威的地位,《诗》便开始称《诗经》。 3、《诗经》的编集、编订 a、采诗说 西周王朝依古制每年春秋两季派出采诗官员到各地去采集民歌,以了解民情。 “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艺文志》) “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下。”(《汉书·食货志》)孟春,春天的第一个月,依次为仲春、季春。 b、献诗说 天子为“听政”和“考其俗尚之美恶”而命诸侯百官献诗。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国语·周语》) c、删诗说 305篇是孔子以礼义为标准,从三千多篇古诗中删定编集起来的。 “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幽厉之缺,凡三百五篇。”(《史记·孔子世家》) 《诗经》到底是怎样编订出来的呢?因为《诗经》用韵规律基本一致;形式是整齐的四言诗;地域广阔,十五国风。因此,一般认为是周王朝在诸侯各国的协助之下,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篡而成的。 4、《诗经》的分类 a、风:指各地的土风民俗,即有地方色彩的音乐,相当于周王朝都城而言的。“国风”,160篇,是《诗经》的精华。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朱熹《诗集传》) “风者,闾巷之情辞。”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书与诗》) b、雅:“正也”,与“夏”通,即周京城一带的歌谣,周王朝统治者在朝廷各种活动中所唱的诗歌。105篇。 “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整理,治理)陈戒之辞也。”(朱熹《诗集传》卷4) “雅者,朝廷之乐歌。”(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c、颂:统治者祭祀天地、祖宗的诗歌。40篇。 “颂者,宗庙之乐歌。”(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诗大序》) 《诗大序》: 《诗经·关雎》篇前面的一大段文字应为《大序》,但《大序》又与《关雎》篇的小序夹杂在一起。《诗小序》:《诗经》中每篇前面类似解题的文字为《小序》。 5、“《诗经》四始” 指的是《风》、《小雅》、《大雅》、《颂》四者的开始 之作:《关雎》、《鹿鸣》、《文王》、《清庙》,司马迁提出。《毛诗序》认为这四首为王道兴衰之所由始 。(即行之则兴,废之则衰,为儒家思想的统领之诗。) 6、“兴观群怨” 孔子提出。意义:(文学史P47)。这是孔子对诗的的美学作用和社会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开创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源头。 7、“四家诗” 汉代传习《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鲁国申培,齐国辕固生,韩诗出自燕人韩婴,毛诗的传授者是毛亨、毛苌。前三者为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所写),毛诗为古文经学(秦始皇统一之前的文字,籀zhòu文,即大篆书写)。流传下来的是毛诗。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ormiti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