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家医话》成书缘由
【摘要】 《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是王孟英整理 总结 、评注简效方的合刊医书,合称《三家医话》。《柳洲医话》是辑《续名医类案》中魏之琇按语以及附方,加以评注而成。《愿体医话》是收录急救小方的医书,根据清代史搢臣原著、俞桂庭增补的《愿体集》,加上王孟英本人心得体会编撰而成。《潜斋医话》主要收录了民间单方验方、且是王氏亲自验证的得效方。本文主要介绍了这三部医书的成书背景、写作体例特点,亦对三部医书排列顺序进行探讨。 【关键词】 柳洲医话 愿体医话 潜斋医话 王孟英 《三家医话》是由清代名医王孟英所编纂,包括《柳洲医话》、《愿体医话》、《潜斋医话》,因这三部医书文字不多,内容精炼,主题一致,故自刊行之始就是合刊。清咸丰元年(1851)重庆堂刻,常用作点校《三家医话》的主校本[1]。其共同特点是皆以简效方为主展开医话。重视简效方的应用是王氏的一大特点,因为他认为:一病有一药可治,一证有一方可疗,常见有病者而难遇其方,有方者而不遇其病。他曾说:“吾意择一庙宇,书其门曰:施药不如施方。”王氏一生著作等身,而简效验方的是王氏著作的一大特点,《三家医话》尤其体现这一点。现将这三部医话的来龙去脉分析如下。 《柳洲医话》 《续名医类案》取名源于明代医学家江瓘的《名医类案》,收集的是明清以前著名医家的医案。作者是清代魏之琇,字玉璜,别号柳洲,浙江钱塘(今杭州)人。魏氏一生贫困不振,但刻苦治学,常夜间废寝攻读医书,后终成大医。但因积劳成疾,渐不可治,年逾五旬而终。《续名医类案》乃其晚年著作,历经三载写成,还未及详审就离世。该书特点是所收医案不拘门户,不同学术观点并存。缺点就是编撰较为粗糙,且卷首无序无目,脱简舛误,尤难仆数。故《四库全书》提要称其“纲罗繁富,细大不捐”,认为其中部分医案记载“无药无方,徒以语怪,更与医学无关。如斯之类,往往而是,殊不免芜杂”。故提要称此书“编次尤未免潦草” [2]。 王孟英阅览《续名医类案》后,认同该书临床价值,但认为成书太过匆忙凌乱,决定重新整理修订,历经数载,将原来的60卷本精简到现今的36卷,且目次顺序清晰。除了整理出36卷修订本,王氏还作了两项延伸工作,他发现医案记录中有不少方药, 治疗 疾病有效且药味组成简单,于是他将这类方药另册辑录;其二,针对一些医案、魏氏的观点,他有感而评。这两项工作导致《柳洲医话》诞生。可以说《柳洲医话》是由三部分组成。原文;针对原文的述评,列为“雄按”;辑录的有效验方。医话内容穿插其中。现举例如下: 《续名医类案》原文:大中丞梁庄肃公亦血痢,应之用乌梅、胡黄连、灶下土等分为末,茶调服。盖血得酸则敛,得寒则止,得苦则涩之故也。 《柳洲医话》:血痢久不瘳,乌梅、胡黄连、伏龙肝等分为末,茶调下。 《续名医类案》原文:凡治小儿,不论诸证,宜先揣虚里穴,若跳动甚者,不可攻伐,以其先天不足故也。幼科能遵吾言,造福无涯矣。此千古未泄之秘也,珍之贵也。 雄按:大人亦然。小儿则脉候难凭,揣此尤为可据。 《愿体医话》 史典,字搢臣,扬州人,生卒不详,著有《愿体集》一书。王孟英的舅父俞桂庭收藏此书20余年,并在书稿上撰述自己的点评。 王孟英出身于中医世家,其曾祖王学权是名医,著有《医学随笔》二卷,其祖父、父亲都精通医学。可惜在王孟英年幼时其父就过世了,未得家传。王氏生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家境贫寒,14岁时,立志学医,得到舅父俞桂庭的大力支持,俞氏并非业医,却喜读轩岐之书。在舅父的支持下,王孟英白天在盐行当伙计,晚上批览医书。3年之后,就开始为人治病,从此悬壶济世,可以说舅父是他学医指路人。舅父过世后,王孟英整理其遗物时,得到一本《愿体集》。当时王氏大致翻阅,此书记载多为急救之法,并有舅父参补点评之语,王氏因此书过于简略,而误为不全之本,就搁置一旁。过了20年,一位朋友将自己珍藏多年的《愿体集》原稿相赠,这才提醒王氏翻捡出舅父所藏的《愿体集》,两书相对,才知原文并无残阙,舅父仅删阴证一条。尤为可贵的是,舅父还增补不少精妙之方。于是王孟英又重新详读此书,体味舅父所言,激发他补写按语,以《愿体医话》为名付梓。 《愿体医话》也由二部分组成:开篇是医话十二则,以后皆为急救小方。撰述内容分三方面:史搢臣原文;俞桂庭按语;王孟英按语(不多,或可有之)。现举例如下。 原文:人知参能补人,不知亦能害人。贵介之家,平日淫欲,事所时有,一当病发,即疑为虚,重投人参,大寒大热俱伏在内,始而以参治病,既而用药治参,病可治,参难治,是两病也。虽有扁鹊,莫措其手,慎之慎之。 俞桂庭曰:药之弊,莫甚于参,富贵人之不死于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