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肾功能检测诊断学陕西中医学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肾功能检测诊断学陕西中医学院.pp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少尿如心衰时,Scr<200μmol/L 器质性肾衰时, Scr >200μmol/L BUN/Cr的意义 器质性肾衰 BUN/Cr≤10:1 肾前性少尿 BUN/Cr>10:1  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血清肌酐测定(Scr) 血清尿素测定(SBUN) 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 DTPA)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血清尿素氮测定 (Blood Urea Nitrogen,BUN) 【原理】BUN是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 BUN经肾小球滤过后随尿排出,肾实质受损害时,GFR↓,血中BUN浓度↑,可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参考值】 成人:3.2~7.1 mmol/L 儿童: 1.8~6.5 mmol/L BUN临床意义 器质性肾功能损害: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肾功能轻度受损,BUN正常。受损肾单位>60~70%,BUN才升高,故不能作为肾脏疾病早期肾功能测定的指标。但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尿毒症的诊断有其特殊价值---其增高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成正比,对病情判断和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 肾衰竭代偿期 BUN<9mmol/L 肾衰竭失代偿期 BUN>9mmol/L 肾衰竭期 BUN>20mmol/L BUN临床意义 肾前性少尿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可用作透析充分性指标(KT/V)的计算 K=透析器BUN清除率,T=透析时间, V=BUN分布容积, KT/V>1.0表示透析充分。 BUN和Cr同时测定更有意义 BUN↑,Cr↑ 肾功能严重受损 BUN↑,Cr正常 肾外因素引起。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根据根据BUN,Scr值,可分为 肾功能衰竭代偿期:Ccr↓,但>50ml/min, Scr<178μmol/L ,BUN<9mmol/L 失代偿期:Ccr≤50ml/min, Scr>178μmol/L , BUN>9mmol/L 肾衰竭期:Ccr<20ml/min, Scr>445μmol/L, BUN>20mmol/L 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原理 参考值:成人血清1~2mg/L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2、IgG肾病、恶性肿瘤等 肾小管功能试验  肾小管功能试验 近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β2-微球蛋白测定 α1-微球蛋白测定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浓缩稀释试验 尿渗透压测定 其他肾功能试验 氯化胺负荷试验 碳酸氢离子重吸收排泄试验 近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一) 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体内有核细胞(包括淋巴、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球蛋白,与同种白细胞抗原HLA亚单位是同一物质,分子量11800,分布于体内血浆、脑积液、唾液、尿液中,由于β2-MG分子量小,可自由经肾小球滤过, 99.9%在近端肾小管重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成氨基酸,仅微量自尿中排出。 参考值:成人血β2-MG 1-2mg/L, 尿中低于0.3mg/L 临床意义: 血中浓度↑: ?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 ?IgG肾病、恶性肿瘤、感染 尿中浓度↑: ?肾小管损伤 ? 药物、毒物损伤 ?间质性肾炎 ? 肾移植排斥反应 血与尿中浓度均↑: ? 肿瘤 ?严重感染 ? 代谢↑ (二) α1-微球蛋白 α1-MG为肝细胞、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26000,以两种形式存在,游离和蛋白结合,游离的α1-MG才能经肾小球滤过,滤过后原尿中α1 –MG约99%被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以胞饮方式重吸收并分解,故仅微量从尿中排泄。 参考值:血清10-30mg/L 尿α1-MG15mg/24h 临床意义:同于β2-MG 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 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比Scr, β2-MG更敏感 α1-MG↓,提示肝功能受损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浓缩稀释试验 在日常或特定的饮食条件下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