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石壕吏》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中外的一场场战争,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请看一组来自伊拉克的照片。 公元758年,中国大地上狼烟四起,正爆发着安史之乱。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强行抓人当兵,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史诗”一样的笔触描绘战争中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今天,我们就借他的一首《石壕吏》,走近杜甫,共同感受他忧国忧民的真情脉动。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大诗人,号称“诗圣”,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后世又称他杜工部。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师生共同确立学习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体味《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译文) 二、整体感知 1、 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三、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一)通读全诗,就思想感情,表达手法,语言锤炼等方面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同学解答。 (二)把学习、探究过程中出现的疑难提出来,向大家质疑,集体解决。 ) (三)成果展示,想一想 1、老妇人致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文中展示了百姓的哪些苦? 2、为什么夜里捉人? 3、怎样理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句话?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5、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应该上去义正言辞的指责官吏吗?如何理解杜甫的沉默? 6、诗歌题目是《石壕吏》,为什么内容写老太太的多,但无一处不再写官吏的凶狠野蛮。 四、课外拓展,编演短剧 请把《石壕吏》改编成一幕短剧 出示要求: (1)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 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的动作,语言和神态。 (2)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五、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战争中百姓的悲惨命运,感受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用诗歌唱出了反对战争的最强音!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时刻警示着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 《石壕吏》 ——杜甫 执教者 古邳中学 宋茹 读准下面字的音: 壕 逾 邺 戍 惟 妪 衰 应 泣 咽 (háo) (yú) (yè ) (shù) (wéi) (yù) (shuāi) (yìng) (qì) ( yè)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投】投宿 【逾】越过 【一何】多么 【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戍】防守 【附书至 】 捎信回来【新 】最近 【且】 况且 【已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去】离开【完裙】完整的衣服【老妪】老妇【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 还能够 【绝】 没有了【泣幽咽 】(有人)低声地哭 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差役来捉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走出去查看情况。差役吼得多么凶狠啊!老妇人啼哭得多么可怜啊! 我听到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我的三个儿子去邺城服役了。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着的人苟且活着,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我家里再也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有孙子在,(所以)他的母亲还没有离去,(他母亲)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老妇我虽然年老力衰,但请让我今晚跟你一起回营去。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到了深夜,说话的声音没有了,好像听到(有人)低声地哭。(诗人)天亮登程赶路的时候,只同那个老头儿告别 。 * * *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