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人教版语文+王秀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吏”与“妇”的尖锐矛盾。 照应开头,事件结局与诗人感受。 分三层:①老妇诉说儿子情况,这一家人已经为国家作出了重大牺牲。②老妇诉说家中现状,衣不蔽体,食不果腹。③老妇自请应役,以保全家中仅存的三个人。 (手段狠毒,黑夜突袭) (横蛮气势、悲凉境地 ) (悲惨遭遇 ) (暗示老妇已被抓走) 石壕吏(译文) 黄昏时份,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 小吏喊声多愤怒,老妇哭声多悲苦。 听我老妇进一言:三儿都是邺城卒。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新战死。活人暂且偷残生,死者从此长别离。家里再也没有人,只有吃奶的小孙儿。孙子的母亲还没走,可是出门却没有遮身的裙。老太婆虽然力气衰,还请连夜跟您走,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 夜久不再闻人语,似乎只有抽泣声。天明后,我告辞上路去,独与老翁相道别。 1、从内容上看,你认为它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为什么?(叙事诗古体诗) 2.人民的苦难有哪些? 苛酷的兵役(三男戍城),繁重的徭役(老妇当差) 战争的惨烈(三子死二),破坏的严重(衣不蔽体) 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 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实则吏逼妪答。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何? 作者对这场战争持什么样的态度?请阐述你的理由。(赞美老妇勇担苦难,支持平叛)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主旨) 表达对国家、人民饱受战祸的深切同情, 控诉战争的残酷和罪恶,赞美人民慷慨奔赴国难 1.分角色朗读 2.分角色表演 * 猜猜看,下面的对联写谁?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 杜甫诗名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恶搞杜甫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成“杜少陵”“杜工部”。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坷,身经离乱。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风格沉郁顿挫。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品:《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收录《杜工部集》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诗歌的四个创作历程 1、漫游时期:拥有气概和抱负。如《望岳》。 2、长安十年时期:由早期的积极乐观变得悲壮凄凉,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如: 《兵车行》 3、任职左拾遗与流亡时期:是诗歌现实主义发展时期:“三吏”、“三别” 4、漂泊西南时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望岳 《望岳》写作背景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长安,到衮州去省亲----其父杜闲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五岳之首。? 泰山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多松柏,更显其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使它凭添了几分神秘。(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 五岳: 东岳—泰山(五岳之首,皇帝祭天、封禅,山东) 西岳——华山(天下第一险山,陕西) 南岳—衡山(湖南) 北岳—恒山(山西) 中岳—嵩山(少林寺,河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dài) 了(liǎo) 曾(通“层”) 眦(zì) 体裁:古体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