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刘淑慧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教授兼华人生涯研究.PDF

自我探索刘淑慧彰化师范大学辅导与咨商学系教授兼华人生涯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題名稱:自我探索 劉淑慧 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兼華人生涯研究中心主任 陳斐娟 雲林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副 教授兼諮商輔導中心主任 許鶯珠 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吳淑禎 台灣師大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 洪雅鳳 臺中 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楊育儀 嘉義師範 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助理教授 許菊芬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華人生涯研究中心諮商心理師 修訂日期:2014.12.08 一、設計理念 自我探索 主題的核心目標在協助學生提升掌控力、執行力、建構力、開放力和 生命力等生涯素養 (career literacy)達成下列生涯發展任務: 1.發掘志趣熱情:透過客觀心理評量與主觀生活經驗,觀察與反思個人特質傾 向,據以發掘志趣熱情。 2.建立才幹資產:掌握學習資源與方法,培養基本素養、博雅素養、學習創新 力、職場軟實力、專業硬實力等才幹資產,並發展出個人特色與優勢,據以 做為生涯願景的憑藉。 3.掌握資源網絡:藉由搜尋與掌握多元的學習、工作與生活資源,發掘有助生 涯發展(例如帶來學習或工作機會)的各種機會與管道;以及藉由溝通、人 際、政治、組織等技能建立與維持有助生涯發展的人際網絡。 4. 勾勒生涯願景:在教育或職業環境脈絡中,勾勒出呼應個人志趣熱情與才幹 資產以及照顧群體需求與福祉的生涯願景。 5.持續建構調整:持續關注自己的生涯發展,應用個人生涯籌劃策略與管理方 法來探索與實踐自己的生涯願景,在此歷程中欣賞與享受各種預期和非預期 的經驗,並時時反思與調整生涯願景或生涯管理與實踐方法。 整個主題教材設計的理論基礎 以存在現象學 (劉淑慧、陳弈靜、盧麗瓊、盧怡 任、敬世龍, 2014 ;劉淑慧、盧怡任、洪瑞斌、楊育儀、彭心怡,2013)和易經生 涯模式 (劉淑慧、王智弘 ,2014)為主,搭配 Peterson的訊息處理理論、 Kelly的 個人建構論、Cochran的 生涯敘事理論以及 Savickas的 生涯建構論等理論作為基 礎。整體課程鼓勵學生承擔抉擇自由與責任 ,建立理解自己和職業的認知架構,綜 合客觀測驗與過去現在未來的切身經驗體會,探索與發展自己的熱情與才幹,創造 未來生涯發展的願景。 由於 大專學生已經初步選擇精專領域(學系) ,他們的自我探索重點和尚未選擇 專精領域的國高中生有所不同 。他們需要的不是像國高中一樣重新評估所有學系之 中哪一個跟自己的特質傾向最相應,而是針對目前就讀學系去探究相契合點與差異 點究竟何在,以及優先針對未來可考慮就業空間去尋找或創造自己的發展方向。因 此,教材設計的特色如下: 1.探索的內涵包含 「想要」與「能要」兩個向度,探索的範疇包含過去經驗、 現在生活和未來願景。 2.探索的方法包含客觀的理性分析 、量化評量,以及主觀的體驗敘說。 3.探索的成果包括建立理解自我和職業的認知架構 (也就是興趣和技能的概念 架構)、形成自我認同 以及勾勒生涯願景。 整體而言,將運用客觀測驗 以及個人生活經驗的 主觀敘說,以協助學生建立理 解架構、形成自我認同、 勾勒生涯願景為終極目標。透過回顧學生從過去到現在的 成長過程,所展現之個人能力、 特質、興趣、價值、知識與技能等個人熱情、優勢 資產 ,結合職業方向的探索,建立或增強學生處理現實生活中學校科系選擇、職業 投入、生活管理等現實議題的能力及開創 未來可能就業(生涯)方向。另外 ,透過目 前生活型態檢視,瞭解 學生將生涯願景落實在生活中的執行力,並能協助學生連結 過去、現在與未來,進行自我認同統整並能從中去探索自身生命的價值、期許及意 義,將其融合入個人生涯的規劃與實踐,活出自身的天道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