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交换技术(教案第2章).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BB:聚合链路接口和子层是专门定义的,产品中专门确定的,不是一般端口都可以有的功能。 3、一些产品提供多交换机主干 链路之间聚合功能。 汇聚交 换机A 核心交 换机A 2*1G聚合 核心交 换机B 2.5.3 万兆(10G)以太网技术 10G以太网发展背景:以太网向城域网发展中,以太网汇聚层和骨干层的1G 、N* 1G速率开始不适应用户规模、服务带宽和覆盖区域的要求。 汇聚S S S 核心S 汇聚S Servers S 核心S 汇聚S S S S S 根据需求N*1G或10G 10G以太网技术特点 2002年6月,IEEE 802.3ae标准正式批准通过,2003-04年主要厂家产品投向市场。 2、保留802.3的MAC子层的帧结构格式和帧长度 3、不支持共享总线型,只支持全双工交换型以太网,采用点对点星型连接; 4、定义了局域网和广域网两大系列和相应数据传输速率机制; 5、不支持双绞线,只支持多模和单模光纤,确定了连接距离的PHY层技术规范; 1、MAC子层和PHY层实现10Gbps速率, 10G以太网PHY层结构类型 10G以太网保留以太网层次结构和802.3帧结构同时,其MAC、特别是PHY层变化很大, PHY层定义了三种不同类型: 1、10GbaseX型:一种对应1GbaseX(SX/LX)的PHY结构,8B/10B编码,为达到10G,采用CWDM(稀疏波分复用),1300nm波长(25nm间隔)4对2.5Gbps光发送/接收器;一种从1G到10G传统发展思路。 2、 10GbaseR型;PCS采用 64B/66B编码,为达到10G,其时钟速率必须配置在10.3G。 3、 10GbaseW型, 一种广域网方式的PHY结构,PCS采用 64B/66B编码,采用SONET OC-192结构标准,速率为9.686Gbps,其时钟速率必须配置在9.953G ;采用SONET长距离、高速率和可管理的可靠传输机制。 10G以太网为了达到10Gbps 速率采用PHY层三种不同类型,当对应到标准MAC层的帧结构时,必须进行与媒体接口无关的复杂协调,如10GbaseW型,需实现10Gbps和9.686Gbps变换,以太帧结构和SDH帧结构转换 、传输管理等变化。 10GBase LX4 单模 1310nm波分复用局域网 10km 10GBase SR/SW 多模 850nm串行局域网 65m 类型 光纤 PMD设备 距离 10GBase LR/LW 单模 1310nm串行局域网 10km 10GBase ER/EW 单模 1550nm串行局域网 40km 10GBase SX4 多模 1310nm波分复用局域网 300m 多级多平面交换架构,高速背板交换能力,支持未来40GE和100GE以太网标准; 物理层高速编解码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 超高端口密度,支持大量万兆、千兆端口能力; 智能弹性架构技术,解决高可靠性、分布性和易管理性; 独立的控制引擎、检测引擎、维护引擎,强大的控制能力和50ms的高可靠保障; )多层次的安全保护,保证控制平面在遭受攻击或者大流量的情形下维护正常的转发和协议状态; 智能化的EMS引擎系统,支持对电源的智能管理功能。 万兆交换机的关键技术 思考题: 1、以太网CSMA/CD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 2、以太网CSMA/CD机制和一般交换方法的主要区别。 3、以太网交换机中骨干端口上是否还存在总线共享与帧碰撞问题? 3、解释什么是以太网共享域、碰撞域和广播域,为什么大型网络中广播不可取的? 4、以太网网桥和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要差异是什么? 5、直接交换性能指标有哪些,影响以太网交换性能的主要因素? 6、说明跨越多个交换机时的以太网交换的寻址实现? 7、交换以太网比CSMA/CD以太网带来的哪些 深刻变化。 8、以太网组网最典型的应用结构。 9、链路聚合解决什么问题,核心技术是什么? 专题报告; 1、以太网交换技术的最新发展(主要从可管理性、QoS、可靠性、支持多业务服务等角度考虑)。 FBB: 1、交换机骨干端口是分层设置向上汇集使用,所有向外的帧都要通过它转发,所以存在共享问题,且仍采用以太网MAC机制;但由于采用排队缓存/双工技术,没有碰撞。 2、端口速率、背板交换速率、包转发速率(三层交换);交换方式、帧长度、实现结构技术等。 3、 谢 谢!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

文档评论(0)

xfnz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