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76 生态环境 第14卷第4期(2005年7月)
尹光彩等: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 PAGE 477
生态环境 2005, 14(4): 473-477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SCX2-SW-120, KZCX1-SW-01-01A3);广东省基金项目(010567);广东工业大学校博士基金项目(043027)
作者简介:尹光彩(1973-),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生态系统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方面的研究。E-mail: gcyin@
*通讯作者,E-mail: wxdick@
收稿日期:200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研究
尹光彩1, 2,周国逸2,王 旭2*
1. 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 广州 510650
摘要:以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以下简称混交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降水特征下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的降雨特征决定了不同的降雨过程和穿透雨过程,混交林生态系统穿透雨累积增加曲线与降水量的累积增加曲线变化是同步的;(2)2002年7月27日—28日特大暴雨最大降水量、最大穿透雨量分别为122.8 mm和104.9 mm, 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滞后于降水强度最大值出现的时间1 h;(3)8月18日—20日特大暴雨,穿透雨量累积增加曲线与大气降水的累积增加曲线非常相似,且穿透雨最大值出现的时间略滞后与大气降水最大值出现的时间;(4)中雨时降水累积量达到最大值(59.6 mm)与穿透雨累积量达到最大值(43.6 mm)的时间一致;(5)树干流和地表径流量与大气降水量的累积变化曲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在一定的降水量范围内,树干流量和地表径流量随着大气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6)无论是特大暴雨还是中雨发生时,即使在特大暴雨影响下,树干流(2.3~16.4 mm)和地表径流(1.6~ 8.8 mm)量都很小,系统具有很强的保水保墒能力;(7)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鼎湖山
中图分类号:Q948.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5)04-0473-05
在生态环境保护备受广泛关注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处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的众多复杂关系中,水是最活跃和最具决定性的纽带,区域水文过程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区域生态环境体系产生影响,而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植被生态系统的变化,将势必对区域水文过程产生作用,这正是水循环的生物学方面(BAHC)计划的核心所在[1],近年来,生态系统中水的储存和运移过程日益受到重视,从微观的个体植物水分生理与生长的关系研究,发展到关注区域水文循环过程对群落演替与生态过程关系的研究。
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内部结构和功能错综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水分循环是维持系统中有机物质生产的基本功能之一[2]。降落到森林流域的雨水,首先遇到林冠并产生林冠截留,林冠是雨水进入森林流域的第一个活动层,林冠截留使一部分降雨不能到达地表,并经过蒸发返回到大气中;另外一部分雨水则通过林冠形成林内净降水:穿透雨和树干流,这是第二个活动层;林内净降水到达地面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这是第三个活动层。不少学者对这些水文过程的水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报导[3],很少有对这些水文分量的变化强度进行研究[4]。本文以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森林对大气降水再分配过程中各水文分量的强度变化。
在过去的研究中,台风对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影响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或空白[5]。混交林生态系统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台风暴雨频繁,具有高温、高湿、多雨的特点,干湿季明显,形成了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但历时短强度大的特大暴雨可能会导致水文过程的改变,从而产生大的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形成洪涝、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因此,本文选取几场特大的暴雨(其中一场降水强度大且历时短;另外一场降水量大,但降水强度小,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