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本文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康德的伦理学,提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以义
中文摘要
本文从德性理论的角度重新解读康德的伦理学,提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以义 务论为根基的人的品格理论,在此基础上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就是一种关于品格 教育的思想,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对于当代德性伦理和道德教育,尤 其是品格理论与品格教育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道德的探讨,人的道德不同于神圣的理性存在者 的道德,它以人的特殊本性为起点。人的本性的特殊性体现在人是一种有限的理 性存在者,有限和理性两种要素共同构成了人的本性结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向善和趋恶两种倾向共存于人的本性中,道德法则与自然偏好两种不同动 机的冲突、善的准则与恶的准则的冲突使德性得以必要和可能。
德性只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人的道德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德性。德 性作为人所拥有的道德性情、力量和能力,是人的内在品格特性的集中体现,康 德的德性概念规定了人应当具有怎样的内在好品格,康德的德性理论是关于人的 的内在好品格的理论。德性要发挥作用离不开人纳入自己准则的动机及其分类, 在此基础上得出德性的三种机制,即出自道德法则和义务动机的机制、培养道德 情感动机的机制、应对不可靠的非道德情感动机的机制,它们作为整体构成了德 性的机制。通过分析康德的德福一致结构,即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相一致的结构, 及一种属于人的可能的至善理念,明确了德性的地位,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 德性规定了人的本性完善的方向,是人类道德生活的最高价值追求。
康德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以其德性理论为基础和根据的,道德教育是德性理论 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应用。德性必须被获得,而道德教育是德性获得的途径,道德 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品格教育,在于对人内在道德品格的塑造和培养。教育的目 的在于实现人的规定性、促进人的本性的完善,其中道德教育以实现人的本质规 定性、促进人的道德品格完善、使人获得德性成为有德性的人为目的,在由教育 促进的人的所有完善中,道德完善是最高层次的完善,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
关键词:康德;人的本性;德性;准则;动机;幸福:道德教育:品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B516.31
AbstractThe
Abstract
The dissertation reinterpreted Kant’S ethics according to the perspective of virtue theory and brought forward Kant’S virtue theory was a character theory based on deontology.Kant’S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thought of character education.Kant’S virtue theory and thought of moral education are significant for the discussion of the contemporary 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especially for character
theory and character educat ion.
Kant,S virtue theory is an inquiry on human beings’morality,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oly rational beings,and regards human’S special nature as the start.The speciality of human nature implies that human being is a limited rational agency.The two elements,limited and rational,
compose the structure of human nature together and influence and operate
each other.The tendencies to good and evil coexist in human nature.The conflicts between two motives of moral law and natural inclination, between two maxims of good and evi l make virtue indi spensable and
impossible.
Virtue only belongs to hum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具象表现在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应用-美术专业论文.docx
- 利用无细胞体系和iTRAQ鉴定参与亮氨酸调节自噬通路的关键候选蛋白质-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论文.docx
- 楼璹《耕织图》流传考述-艺术学;美术学专业论文.docx
- 六西格玛在售后服务团队的应用研究-工商管理专业论文.docx
- 粮情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论南昌绳金塔商业街区景观空间与公共艺术的融合-美术(公共艺术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论文.docx
- 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生药学专业论文.docx
- 梁式桥抗倾覆稳定性研究-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组织血氧饱和度无创检测方法-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李涉及其诗歌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 教学与弹琴指导_12198815.pdf VIP
- 安全生产月竞赛题库(附参考答案).pptx VIP
- 2025年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5套).docx
- Unit 4 My friends Friends share第2课时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起风了sax五线谱.pdf VIP
- 影视话剧剧本_性情男女.docx
- 湘少版三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 蚁群算法.ppt VIP
- 江苏开放大学《宏微观经济学》——计分作业2 .doc VIP
- 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 (3).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