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兰科植物生长形式与菌根真菌 区系组成的相关性研究
所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 姓名 : 盖雪鸽 指导教师: 邢晓科研究员 学科专业: 生药学 研究方向: 兰科菌根生态学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
二零一五年五月-北京
万方数据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 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 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翁够 签字日期: ).-芏年占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j量塞迹塑医堂陵 有关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管 理办法。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j笪塞迹塑医堂随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 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羔南够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 如ts年6月I 6日 签字日期:沙,f年6月∥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电话:
通讯地址: 邮编:
万方数据
目录目录
目录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 ............... ........ ........ . .. .II
引言 ..一1-
第一章兰科菌根生态学研究进展 ..-2一
(一)兰科菌根简介 .-2-
(二)形成兰科菌根的真菌类群 .-2-
(三)影响兰科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的生态因素 .一3一
(四)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生态适应的相关性 .一6一
(五)兰科菌根生态功能及应用的研究 .一8-
(六)兰科菌根分子生态学研究方法 .一9一
(七)兰科菌根生态学研究展望 一1l一
第二章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茵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一13- 第一节地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一14-
第二节附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一27-
第三节石生兰的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一38- 第三章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区系组成相关性研究 一45- (一)材料与方法 一45一
(二)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 一47一
(三)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 一48一
(四)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真菌区系组成 -52-
(五)不同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网络结构 一57一
(六)相关性分析 -57-
主要结论 .60.
参考文献 .61.
作者简介 .70.
致谢 .71.
万方数据
摘要摘要
摘要
摘要
兰科植物(Orchidaceae)是典型的菌根植物,自然条件下其种子的成功萌发和 生长的早期阶段对菌根真菌有绝对的依赖性,在有些成年兰科植物中菌根真菌仍起 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兰科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形式(地生、附生和石生), 然而关于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却一直鲜有报道,是否附生是植物为脱离土壤的进化? 抑或是植物在基因遗传上的选择?还是其共生者菌根真菌的区系组成影响了这种 生长形式的选择?这些问题都还尚未有明确答案。鉴于兰科植物天然的菌根共生关 系,本文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生长在该地区的三种 不同生长形式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学分析方法,以期从菌根真菌的角 度为解释这种自然现象提供理论参考,与此同时,这种共生的生态学研究,为进一 步揭开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互作机制奠定基础,更有助于兰科植物的物种保护和野 生种群的生态恢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兰科植物根内菌根真菌的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
列(rDNA.ITS)采用PCR扩增、克隆、测序、构建克隆文库的方法,共研究了 兰科29属44种植物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共得到87个真菌可操作分类单元 (OTUs),其中“丝核菌Rhizoctonia”类真菌共有53个OTUs:胶膜菌科 Tulasnellaceae真菌共有39个OTUs,占全部发现菌根真菌的80.4%,为优势类 群;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真菌共11个OTUs,占全部菌根真菌的4.8%;
蜡壳耳科Sebacinaceae真菌共3个OTUs,占全部菌根真菌的2.1%; 2)对三种生长形式兰科植物的菌根分别研究,分析菌根真菌种类和多样性指数,发
现附生地生石生,三种生长形式存在多样性差异;分析OTU丰富度,9属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蕴藻浜沿岸生态适宜性评价-环境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山岭公路隧道的水害研究与处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离子液介质中硫属金属纳米微晶的制备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 扇贝微卫星标记的筛选及其在物种鉴定中的应用-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 轮组式爬楼梯轮椅的研究与设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 矿物浮选气泡速度和尺寸分布特征提取方法与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蓝牙电子听诊器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论文.docx
- 六通道16位PXI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docx
- 利用参量结构解盲源分离算法研究-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论文.docx
- 类菱沸石分子筛的制备与吸附性能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梁式桥抗倾覆稳定性研究-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组织血氧饱和度无创检测方法-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李涉及其诗歌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离散制造企业精益生产实施能力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冷弯薄壁卷边型钢梁的屈曲性能分析-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跨渭河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调查与研究——咸阳段-建筑学专业论文.docx
- 炼焦过程综合生产目标的智能预测与协调优化研究-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docx
- 论康德的德性理论与道德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docx
- 两宋俗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磷酸钙降解陶瓷的组成与结构在体内的变化及成骨机制研究-材料学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