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38
致谢4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43
IV
第1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研究的深入,刑法理论愈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因此,经济刑法、行政刑
法和环境刑法等刑法子学科相继涌现,并逐渐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这些子学科
的一个显著共同特征就是这些领域内犯罪罪状的设定,广泛地采用了空白刑法规
范的立法技术。而作为刑法规范与非刑事法律规范连接点的空白刑法规范,则集
中体现了不同部门法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空白刑法规范的
适用难度。因此,对于如何合理地解释空白刑法规范以消解刑法与非刑事法律规
范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这一问题,有必要予以深入地研究。空白刑法规范并不会
因为其空白性就可以对之任意解释,解释空白刑法规范需要遵循特定的解释规
则。其实,探讨空白刑法规范解释规则的目的,在于协调空白刑法规范与补充规
范的矛盾与冲突。当两者规定不一致时,如何解释,存在三种立场:一是以刑法
规定为准;二是以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准;三是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异,分别以刑
法规定或其他法律法规规定为准。选择正确的立场,是对空白刑法规范进行正确
合理解释的关键。
1.2 选题背景及意
加强对空白刑法规范解释的研究,具有一系列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为:第
一,有利于构建一个具有连续性、逻辑自洽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空白刑
法规范作为刑法与非刑事法律规范的连接点而存在,在探寻空白刑法规范解释规
则时,不仅要研究刑法条文,而且也要研究民法、经济法等其他部门法规范,这
就打破了以往不同学科间 “老死不相往来”、 “各扫屋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彼此相互孤立的僵局,促进了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内在对话,以消解不同法律规
范间的冲突,而且还可以彼此借鉴吸收对方的研究成果。这不仅推动了本学科自
身的完善,而且也有利于构建一个协调一致的法律体系。第二,有利于维护司法
公正,实现“同案同判”。空白刑法规范与补充规范存在诸多相互冲突与矛盾之
处,这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上无所适从,各个法官可能基于各自价值理念和法律
认知水平的差异而作出不同的理解,导致相同的案件不能获得同等的审判,这无
疑有损司法公信力和司法公正。因此,对空白刑法规范解释进行深入研究,有利
于消解不同规范间的冲突,实现司法统一,以实现“同案同判”,维护司法公正。
第三,为立法修改积累经验。空白刑法规范涉及的都是金融、知识产权和环境保
护等领域内的新型犯罪,这类犯罪不同于传统的自然犯罪,其社会危害性易随着
1
社会情势的转变、国家刑事政策的调整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更而发生变化,具有
易变性的特征。如何有效地应对这类具有专业性、复杂性和易变性特征的新型犯
罪,一直是立法者思索的问题。空白刑法规范是为了专门应对此类犯罪而存在的
独特立法技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积累相关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进行立法
修改奠定基础。
1.3 文献综述
空白刑法规范的解释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论著有:唐稷
尧的《论我国经济犯罪的立法模式选择——兼谈空白罪状内涵的解释与补充》(载
2006 6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第 期);肖中华、王海桥的 《空
白刑法的规范诠释:在规范弹性与构成要件明确性之间》(载 《法学杂志》2009
年第8期);肖中华的《空白刑法规范的特性及其解释》(载《法学家》2010
3 2011
年第 期);涂龙科、秦新承的 《空白罪状补充规则的适用》 (载 《法学》
年第10期);谭滨等著的《我国刑法分则中空白罪状的解释规则探讨——兼以
交通肇事罪中的责任认定为例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 1期);涂
2012 1
龙科的《补充规范的刑法意义探究》(载《法学评论》 年第 期);张苏
的《环境空白构成要件适用中的难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