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之《望岳》、《春望》.pptVIP

《杜甫诗三首》之《望岳》、《春望》.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 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杜甫 《杜甫诗三首》 之《望岳》《春望》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篇象一面镜子,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他的诗歌被公认为“诗史”,他本人也被看做一带代宗师,被尊称为“诗圣”。 资料卡片一:“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 开元(公元713—74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的年号。从太宗李世民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经过一百多年的积累,唐朝出现了全面繁荣的景象,历史上叫做“开元盛世”。 《望岳》就写于这个时期。此时诗人年方24岁,正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 俯瞰 凝望 近望 背景常识: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远望 俯瞰 凝望 近望 请你选择一个“望”的角度,用比较形象的语言给大家描绘一下你见到的景色好吗? 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两句诗呢? 读给大家听听吧。    岱宗夫如何?    ——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讶仰慕的情形。    齐鲁青未了。    ——别出心裁的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远望 近望 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凝望 诗人感受 这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青年时代的杜甫为什么如此慷慨昂扬呢? 自身的原因(诗人年轻,意气风发) 环境的原因(泰山雄伟秀丽) 时代的原因(唐朝盛世)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小结学习方法: 再现诗歌情境 (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公元755—763年)是唐朝一次地方割据视力对中央集权的反叛。因叛乱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所以史称“安史之乱”。这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在战争中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浩劫,经济受到很大的破坏,出现了千里萧条、人烟断绝的惨景。 叛军攻下唐都长安的第二年三月,诗人劫后余生写下了《春望》。此时的诗人人到中年,战乱使得他穷愁潦倒,与家人聚少离多。 资料卡片二:“安史之乱”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自读,要求:疏通诗意。 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 (1)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 (2)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 你赞成哪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再听读:运用刚才所学的情境再现法,边听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诗歌写了哪些形象,什么特点? 任务:尝试将《春望》创作成一部电视诗歌作品。 要求:你这组镜头着重要表现什么?可以提取哪些具体画面?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你能背诵这两首诗吗? 小 结: 从《望岳》到《春望》,我们运用情境再现法,跟随杜甫经历了他人生的巨大转变。不管是“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青年杜甫,还是“醉里眉攒万国愁”的老年杜甫,他滚烫的目光始终落在祖国大地和黎明百姓身上。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诗词歌赋中眺望、守望、想望……都不及杜甫“望”的高远,“望”的深沉。愿我们铭记并继续追随诗人的目光,去感受他忧国忧民的伟大心灵! 作业: 1、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2、预习《石壕吏》 谢谢指导!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