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研究-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

沈阳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研究-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沈阳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研究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沈阳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研究 (摘要】 【背景乖目的1随着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的发展,道路交通伤害已渐成为 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一种世界性公害。道路交通伤害是全球死亡和伤残、失能的 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道路交通伤害是45岁以下年龄段人口的首位死因和工 作生命年损失的首位原因,道路交通伤害亟需关注。对道路交通伤害危险因素进 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提供科学依据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不少道路交通事故流行病学研究,探讨道 路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但大多数研究均属于描述性研究。迄今为止尚未见通过 综合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车辆三大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来定量分析各危险 因素与道路交通伤害事故之间的联系的文献报道。因此,我们在描述性研究的基 础上,在我国沈阳地区进行机动车辆道路交通伤害事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 究,探讨驾驶员、车辆、道路交通环境因素与道路交通伤害事故之间的联系,定 量分析各因素的危险作用,并分析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控 制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策略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研究设计】对2001年度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初步探讨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采用综合驾驶员一车辆一道路三大因素 的病例对照研究,以2001年12月2002年8月期间在沈阳市皇姑区内l级、2 级及3级道路上发生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机动车驾驶员为病例;在相同研究期 间、相同研究区域内,按照随机地点、随机时间的原则在道路上拦截正常行驶的 机动车辆,以该车辆驾驶员为对照。按照结构式调查表面对面调查驾驶员的一般 人口学特征、急性困倦、慢性困倦、驾驶行为、驾驶经历等资料,并进行呼吸/ 血液酒精浓度检测,同时收集车辆、道路资料。共收集病例406例,对照438例。 调查所收集的资料用Visual FoxPro 6.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AS for Windows 6.12 软件对各研究因素与道路交通伤害事故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 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调查道路交通伤害事故中受伤人员的伤害性质及严 中国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中国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2. 重程度。组织各类道路使用者和道路交通管理者进行个人和小组专题访谈。 [结果】 1.2001年度沈阳市97.25%(6316/6495)的道路交通事故由人的因素造成,其中机 动车驾驶员占95.89%(6228/6495)。由车辆因素和道路因素导致的事故分别占 总事故的2.22%和O.03%。 2.处于慢性困倦状态(ESS记分≥10分)的驾驶员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ESS 记分10分驾驶员的1.77倍(OR 95%CI 1.08-2.91)。 3.处于急性困倦状态(SSS记分40分)的驾驶员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SSS 记分1~3分驾驶员的2.38倍(OR95%C1 0.9¨6.31),虽在ct=0.05水平上尚 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意义,但OR的95%可信上限表明急性困倦可能是伤害 事故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 4.夜班或倒班驾驶员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常日班的驾驶员的1.68倍 (OR=I.68,95%CI 1.15~2.45)。 5.事故/调查前6小时内饮酒驾驶员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事故/调查前6小时 内未饮酒驾驶员的3.51倍(OR=3.51,95%CI 1.11~11.11)。 6.无人约束时违章增高伤害事故危险性(OR=I.96,95%CI 1.20~3.08)。 7.车速-50km/h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车速50km,h的3.12倍(OR=3.12, 95%CI 1.85~5.28)。 8.有故障的车辆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无故障车辆的8.00倍(0R=8.00, 95%CI 3.32~1 9.27)。 9.在1级、2级道路上行驶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是在3级道路上行驶的1.89 倍(OR=I.89,95%CI 1.33~2.70)。 lO.当同时具备两种危险因素时发生伤害事故的危险性比只具有一种危险因素 时大大增高,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 11.道路交通事故伤害人群主要为摩托车驾驶员、骑自行车者和行人。 12.安全意识差是各种道路使用者的不良交通行为的主要原因。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主要由机动车驾驶员引 起。驾驶员慢性困倦、倒班或夜班、车速≥50km/h、事故/调查前6小时内饮酒、 无人约束时违章、车辆故障、在1、2级道路上行驶是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危险 因素,急性困倦可能是道路交通伤害事故的一个潜在危险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